•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京滬高鐵網上網下申購時間定為1月6日 戰略配售比達50% 募資或超郵儲銀行

            2019-12-27 10:19:26     來源:中國經濟網

              再過幾天,2020年就要來了,春節要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小伙伴們也開始搶購春運火車票。

              廣受投資者關注的“巨無霸”京滬高鐵的申購時間終于定了,網下發行申購日與網上申購日同為2020年1月6日。

              “巨無霸”上市或擾動一些投資者的神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之前郵儲銀行12月2日打新繳款日前的市場表現來看,大盤出現了一些回調,在繳款日之后,大盤正式探底回升。

              此外,除了京滬高鐵,日前金龍魚預披露招股說明書,其擬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發行規模低于招股書數據

              京滬高鐵被譽為“最賺錢”的高鐵線路。根據披露,公司2016~2019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62.58億元、295.55億元、311.58億元和250.0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9.03億元、90.53億元、102.48億元和95.20億元。

              從10月22日申報上市材料到11月14日過會,京滬高鐵僅用了23天時間,這已經超過了近10年來“最快”的工業富聯,工業富聯從申報到過會用了36天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京滬高鐵本次發行規模低于招股書披露的規模。其本次擬公開發行新股數量不超過62.86億股,發行價格將于2020年1月2日確定,本次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為491億股。而據之前招股書披露,京滬高鐵計劃發行75.57億股,發行后總股本達503.77億股。

              在渝農商行、浙商銀行上市破發后,郵儲銀行引入“綠鞋”機制,本次京滬高鐵初始戰略配售股份數量為31.43億股,占本次發行股份數量的50%,這一比例已與A股歷史最高紀錄持平。

              根據公告,京滬高鐵中簽繳款日為1月8日。本次發行的股票中,網上發行的股票無流通限制及鎖定安排,自本次發行股票在上交所上市交易之日起即可流通。

              網下發行中,每個配售對象獲配的股票中,30%的股份無鎖定期,自本次發行股票在上交所上市交易之日起即可流通;70%的股份鎖定期為6個月,鎖定期自本次發行股票在上交所上市交易之日起開始計算。

              本次發行的股票中,戰略投資者獲配股份的鎖定期不少于12個月,鎖定期自本次發行股票在上交所上市交易之日起開始計算。

              那么京滬高鐵與郵儲銀行相比,誰的募資額多呢?

              郵儲銀行引入了“綠鞋”機制,郵儲銀行的原始發行規模約51.72億股,發行價格為5.50元,募資金額約為284.5億元。如果發行后30天內,股價跌破發行價,主承銷商以不高于5.50元的價格買入股票,最高約43億元資金入場以支撐股價,此時募資金額將介于284.5億~327.1億元。

              京滬高鐵擬發行62.856億股,如果以2018年凈利潤102.48億元,除以發行后總股本491億股,每股收益0.21元;若按23倍市盈率則發行價為4.83元,募集資金約為300億元。因此,京滬高鐵募資額有可能超過郵儲銀行。

              巨無霸上市是否帶來擾動

              回顧歷史數據,巨無霸上市或擾動一些投資者的神經。比如中簽郵儲銀行的投資者在12月2日繳款,此前滬指低位震蕩,在此之后,滬指探底回升。

              再來看看工業富聯,其網上網下認購繳款工作于2018年5月28日結束,在此之前大盤就見頂回落,此后大盤繼續探底。

              2019年11月18日是中簽浙商銀行的繳款日,在此之前,滬指有所回調,此后市場出現短暫反彈。

              京滬高鐵中簽繳款日為1月8日,這是否意味著1月8日之后,滬指將探底回升?

              有分析人士認為,上述案例所選時間范圍都在下跌市或震蕩市之中,當時市場處于存量資金博弈格局。如果行情向好,在場外資金大規模入場的背景下,巨無霸上市對市場影響不會太明顯,反而利于吸引場外資金入市。

              從新股上市表現來看,打新不再是暴利,渝農商行、浙商銀行上市后不久就破發。

              10月29日,渝農商行在上交所上市,發行價格為7.36元,發行市盈率為9.3倍。渝農商行上市首日的漲幅僅為27.04%,成為近年來上市首日未能有效封板的新股。在剛上市的第10個交易日就一舉跌破了其發行價格7.36元/股。

              11月26日,浙商銀行正式上市,其發行價格為4.94元/股,上市首日,開盤后一度跌至4.88元,盤中最大漲幅為12.96%。截至當日收盤,浙商銀行上漲0.61%,報4.97元。不計算交易費用,以收盤價計算,中一簽浙商銀行僅賺30元。

              之前市場預期郵儲銀行上市也將破發,其引入“綠鞋”機制,12月25日收盤價為5.69元,發行價為5.50元,仍在發行價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京滬高鐵發行股份中采用50%比例的戰略配售,鎖定期為12個月。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根據Wind統計,剔除科創板,A股市場至今不超過50只股票采用過戰略配售的方式發行。戰略配售比例最高的是2014年1月上市的陜西煤業,占發行數量比例為50%。陜西煤業之后,A股市場多年來沒有戰略配售出現,直至2018年6月工業富聯發行又啟用戰略配售。最近一次采取戰略配售的公司是2019年12月10日上市的郵儲銀行。

              從市場表現來看,由于市場低迷,工業富聯采取戰略配售后,股價也一度持續走低,并跌破13.77元的發行價,目前最新股價為18.08元。

              有券商建議關注戰略配售基金投資機會。光大證券研報分析稱,假設每只基金最終獲配的份額占其基金規模的比例為5%~10%,預計上市開板漲幅為30%,京滬高鐵上市至開板階段給戰略配售基金帶來的實際凈值收益將達到1.5%~3%。隨著今年陸續參與幾個融資規模較大的新股戰略配售,6只戰略配售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已逐漸向二級債基和混合偏債型基金轉變。

              12月11日,畢馬威發布了關于今年IPO市場的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港交所以372億美元(本文數據均截止于2019年12月8日)繼續成為全球IPO募資冠軍,力壓排名第二的納斯達克。后者募集資金為275億美元。

              畢馬威指出,2019年,上交所和深交所共取得200宗IPO,募資總額為人民幣2519億元。與2018年相比,募資總額錄得超過八成增長,也是自2011年以來募資最多的一年。自7月開板以來,重點支持科技創新企業的科創板共取得70宗IPO,募資總額為人民幣817億元,占A股市場IPO募資總額約三分之一。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