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城市落戶“松綁”為人才流動開路

            2019-12-27 04:03:16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觀察家

            龍躍梅

            近日,《關于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印發,圍繞創造流動機會、暢通流動渠道、擴展發展空間、兜牢社會底線等作出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意見》強調要暢通有序流動渠道,激發社會性流動活力,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完善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

            戶口背后承載的教育、醫療、住房等一系列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必需品”,是制約人才流動的重要因素。很多人想去更好的地方、更廣闊的舞臺,去實現更大的價值,然而“一紙戶口難倒英雄漢”,高不可攀的戶口,讓人望而卻步,無可奈何。

            也有人將戶口置于一邊,鼓起勇氣去外地闖蕩。理想確實美好,但由于戶口原因,很多政策享受不了,無形中設了一道門檻,將他們排除在城市的大門之外,讓他們找不到歸屬感。久而久之,這些人選擇離開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這一次國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暢通有序流動渠道,給戶口松綁,對城市、個人都是很大的利好。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城市只有資源充分流動起來,才有活力和實力。這些年一些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決心很大、投入很大,但受制于戶口管理制度等原因,事倍功半。如今,取消和放寬一些城市的落戶條件,讓這些地方吸引人才有了更大的底氣。尤其對一些有優勢、有基礎、有規模的新興城市,完全可以借此“東風”,吸引更多的人才安家落戶,從而實現城市的崛起,最后推動地方的高質量發展。

            對個人來說,同樣是一個利好。“樹挪死,人挪活。”落戶條件的取消和放寬,可以讓人才實現更為自由、合理、有序的流動,在更大的范圍,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舞臺,釋放出更大的能量。

            當然也要看到,落戶門檻做“減法”,意味著城市公共服務供給要做“加法”。城市在享受人才、人口紅利的同時,也要在城市規劃、教育、醫療、住房、交通等基本公共服務方面未雨綢繆、提前謀劃,用前瞻性的思維去謀劃城市的未來發展。不會因為人口的增加而導致嚴重的“城市病”,讓居住在這里的人苦不堪言;不會因為人口的增加而導致搶學位、搶車位、搶座位、搶床位……吸引人才落戶相對容易,難的是把人留住,把心留住,這就需要營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讓他們能夠在城市安居樂業。

            人才是城市發展的戰略資源,戰略資源豐厚則城市后勁十足。這些年全國各地都在為引進人才出謀劃策,出臺了多種吸引人才的政策,初步形成了人才良性流動的良好氛圍。可以預見,《意見》的全面實施,將會為地方吸引人才和人才自由流動創造更好的條件,讓有條件的城市有機會通過新一輪改革吸引人才,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也讓更多的人才輕裝上陣,選擇自己的精彩人生,最后形成城市有序發展,人才競相涌現的生動局面。

            (責任編輯: HN666)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