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銀川12月26日電(王迎霞通訊員張天賜)東西部科技合作進一步深化。從2020年起,山東省在重點研發計劃中專門設立面向寧夏的區域科技協作專項,資金總額200―300萬元,主要用于雙方農業領域科技協作和成果轉化。
“這是兩省區簽訂全面合作協議后深化科技合作的重要舉措。”12月26日,寧夏科技廳農村科技處處長徐小濤介紹稱,專項重點支持“魯寧現代種業科技創新基地”等重點工程,實施種質資源創新利用、育種技術和良種繁育等關鍵技術研發,加快培育一批宜地適土的高質量優良品種,支持馬鈴薯產業研究院、冷涼蔬菜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建設。
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寧夏與北京、上海、天津等8個省市,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等8個高校院所簽訂了科技合作協議。目前,參與東西部科技合作的高校、院所超過150個,僅農業領域就有12名院士、300多名高層次專家,合作涉及種業創新、智慧農業、科技扶貧等諸多領域。
山東省是在2017年第一次東西部科技合作推進會上就與寧夏簽訂全面合作協議的東部發達省份。寧魯兩省區按照“市場主導、政府引導、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原則,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科技部門牽線搭橋、企業合作主體的作用,有力促進了兩地在蔬菜育苗和栽培基質、有機肥料和生物肥料等方面的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
目前,兩省區科技廳已經開展項目征集工作。
(責任編輯: HN666)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