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迎五洲賓客?彰顯大國擔當(寰宇大國外交)

            2019-12-26 09:13: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4月29日,北京世園會舉行國際風采嘉年華活動表演。   新華社發

              11月8日,外國觀眾在第二屆進博會中國館體驗FAST天眼VR互動。   翁奇羽攝(人民視覺)

              北京世園會園區內由花草搭建的中國人文景觀。   馮 軍攝(人民視覺)

              5月17日,觀眾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參觀阿富汗國家寶藏展。   新華社發

              10月14日,在白俄羅斯中白工業園內,兩名白方員工組裝柴油發動機。   新華社發

              11月6日,一艘貨輪在中遠海運比雷埃夫斯港集裝箱3號碼頭裝卸貨物。   本報記者 韓秉宸攝

              11月7日,第二屆進博會供需對接會現場。   新華社發

              5月21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亞洲文明巡游活動現場。   本報記者 顏 歡攝

            ?

              共建“一帶一路”,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順應各國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的強烈愿望。

              面向未來,我們要聚焦重點、深耕細作,共同繪制精謹細膩的“工筆畫”,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

              ――4月26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于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題為《齊心開創共建“一帶一路”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強調面向未來,我們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習近平主席宣布,中國將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開放舉措,促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以“共建‘一帶一路’、開創美好未來”為主題,來自150多個國家和90多個國際組織近5000名外賓出席。論壇達成務實成果283項,項目合作協議總額達640多億美元。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一帶一路”倡議將幫助世界更快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它所倡導的“五通”與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深度契合,將為普通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尼泊爾總統班達里:“一帶一路”倡導開放,而不是孤立;倡導合作,而不是對抗;倡導互利共贏,而不是零和游戲。

              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中國向世界各國展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是一個重要的倡議,而且蘊含了豐富的哲學理念,能夠為全球化4.0樹立光輝典范。

            ?

              我們要維持地球生態整體平衡,讓子孫后代既能享有豐富的物質財富,又能遙望星空、看見青山、聞到花香。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建設生態文明,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讓我們從自己、從現在做起,把接力棒一棒一棒傳下去。

              ――4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

              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

              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于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延慶舉行。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共謀綠色生活,共建美麗家園》的重要講話,強調順應自然、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昭示著未來。地球是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中國愿同各國一道,共同建設美麗地球家園,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以“綠色生活,美麗家園”為主題。共有11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

              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主席伯納德?歐斯特羅姆:中國是推動綠色發展的典范。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

              巴西里約聯邦大學公共政策學教授埃米爾?薩德:中國成功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標志著中國在推動經濟高質量增長、保護環境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也是中國促進國際交流合作的又一例證。通過提出和宣傳綠色倡議、生態主題,搭建貿易和合作平臺,中國在促進全球綠色產業發展方面發揮了引領作用,正像在很多其他領域發揮的作用一樣。

              埃塞俄比亞農業部長奧馬爾?侯賽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要將這樣的表述方式帶回埃塞俄比亞。生產力是土地給人類慷慨的回贈,我們如何對待土地,土地就會如何回饋我們。

            ?

              人類只有膚色語言之別,文明只有姹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劣之分。

              今日之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而且是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未來之中國,必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貢獻世界。

              ――5月15日,習近平主席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于5月15日至22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題為《深化文明交流互鑒?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呼吁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與共,開放包容、互學互鑒,與時俱進、創新發展,共同創造亞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來。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以“亞洲文明交流互鑒與命運共同體”為主題,舉辦開幕式、平行分論壇、亞洲文化嘉年華、亞洲文明周四大板塊共110余場文明交流活動,約1200名中外嘉賓出席開幕式。

              希臘總統帕夫洛普洛斯:各文明都是平等的,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文明都有自己的特征。不同文明之間存在差異,應相互尊重,通過對話交流,相互借鑒,取長補短,這才是世界持久和平和人類和諧共處之道。文明之間應該建立溝通的橋梁,而不是去破壞這種溝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社科助理總干事諾達?阿爾納什夫:如果文明的多樣性得不到充分認識和尊重,恐懼、狹隘、歧視就會出現。亞文大會非常必要且及時,中國在推進全球文明交流互鑒中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鄭永年:亞洲文明的特質就是“對話”。正是因為對話、開放和包容,文明才有了影響力。在信息全球化的時代,未來哪個文明發展得更快、更好,就看哪一個文明更開放、更包容。大洋彼岸講文明沖突的時候,大洋的這一岸強調文明對話和包容,這才是一個真正面向未來的理念和心態。

            ?

              我們應該堅持以開放求發展,深化交流合作,堅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堅持“拆墻”而不是“筑墻”,堅決反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不斷削減貿易壁壘,推動全球價值鏈、供應鏈更加完善,共同培育市場需求。

              從歷史的長鏡頭來看,中國發展是屬于全人類進步的偉大事業。中國將張開雙臂,為各國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實現共同發展。

              ――11月5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行。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題為《開放合作?命運與共》的主旨演講,強調各國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舉措,共建開放合作、開放創新、開放共享的世界經濟,宣布中國采取新舉措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第二屆進博會延續“新時代,共享未來”的主題,共有181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與會,3800多家企業參展。交易采購成果豐碩,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711.3億美元,比首屆進博會增長23%。

              法國總統馬克龍:中國既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塑造者。中國的成功故事表明,中國需要對世界開放,世界也需要對中國開放。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執行干事菲利普:進博會由中國搭臺、世界合唱,為各國企業提供了重要合作平臺。中國為推進經濟全球化提出了積極主張,采取了實際行動。

              德勤全球戰略委員會主席喬禮和:習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講體現了在當今深刻復雜的國際形勢下,中國愿意與世界共享機遇的格局和胸懷。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大背景下,中國以實際行動證明其堅持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26日 06 版)

            ? 延伸閱讀

            ?

            (責編:李婷(實習生)、賈文婷)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