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海南以園區改革帶動優化營商環境

            2019-12-26 08:48: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年前我們就能搬進去了!”站在海南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粉刷一新的中興通訊三亞研究院研發中心大樓前,中心負責人羅威喜滋滋的。

              中興通訊在國內有13個研發中心,“三亞這個建得最慢,也建得最快。”羅威說。

              為什么?“2009年拿地,2010年施工,今年才入住,慢不慢?科技城園區改革后,不到半個月就把施工許可等手續辦好了,你說快不快?”羅威說,11年間研發中心一直租場地辦公,缺乏生活配套設施,研發人員從頂峰時的600人降到不足200人。

              2016年10月,研發中心大樓好容易竣工,施工許可證卻被住建部門收回,無法驗收。羅威為此不停地跑省市相關部門、寫報告,施工許可證愣是辦不下來。

              問題出在哪?“審批環節多、流程長,光土地證就辦了6年。一到審批關鍵環節,相關部門拿著各自的規章制度‘踢皮球’。”羅威說。

              去年12月,海南省出臺首份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狠治“卡脖子”頑疾,企業集中的園區成為改革重中之重:一園一策,為園區量身定制個性化扶持政策;把省市兩級審批權限直接下放給園區,實行極簡審批。

              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等6個重點園區更是實行特別極簡審批。特別在哪?“審批權限減到只剩筋骨。很多可以放在事中、事后監管的審批項,采取備案制、承諾制,建設施工許可證就是其一。”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審批處處長汪佳良說,原先分散在幾十個部門的審批權限都集中到了他們處,“再沒理由推諉了。”

              中興通訊簽訂承諾書后,即拿到了管理局發出的第一張施工許可證。

              改革舉措落實咋樣,還得企業說了算。今年7月,海南省委托第三方機構對營商環境作年度評估,查出問題,對癥下藥,立行立改。

              “企業有時怕得罪政府部門,不敢當面吐槽。面對獨立、專業的第三方評估機構,企業更愿意說出痛點和問題,責任單位也愿意說出政策實施的困難和障礙。”省發改委體制改革處處長蔡汝湘說,第三方評估讓政企多了有效溝通平臺,以評估督促行動計劃的落實。

              圍繞制度創新、以問題為導向,評估項目團隊給重點園區體制改革開出藥方,建議為園區管理局松綁。建議很快被采納,海南省政府發文,進一步賦予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管理局相對獨立的事權、財權、人事權。

              “松綁后的園區‘有權定事’‘有錢辦事’。”三亞市崖州區委書記、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副局長林海說。管理局成立以來,科技城已開工建設44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約60億元。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今年上半年接待醫療旅游人數2.25萬人次,同比增長40.6%;醫療機構營收約2.8億元,同比增長139.1%。

              “園區裝了7個5G基站,以后中興通訊更多的5G研發項目會放在三亞。”羅威說,“巢筑好,就專心發展了。”

              今年1至10月,海南全省新增市場主體19.47萬戶,同比增長65.60%;新設外資企業325家,同比增長14.86%。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26日 01 版)

            (責編:莊紅韜、楊曦)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