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黑龍江建成全國最大單中心胃癌數據庫

            2019-12-25 17:57:2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 ?衣曉峰 李麗云

            科技日報通訊員?衣曉峰?記者?李麗云

            胃癌的臨床特征與胃癌預后呈現何種關系?怎樣準確描繪黑龍江省胃癌發病特征圖譜?記者25日獲悉,由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腸外科主任薛英威教授和他的團隊建立起來的單中心胃癌數據庫,收錄了從1975年到2019年底的近半個世紀的21000多位胃癌患者病例信息,包括發病癥狀、生活習慣、手術記錄、病理記錄、隨訪記錄。基于這一數據庫中的海量資料,黑龍江省的專家學者已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文章40余篇,深入揭示了黑龍江全省胃癌的發病特征和內在規律,并在臨床實踐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經檢索查新結果證實,這一單中心數據庫為目前全國最大、啟動最早的胃癌數據庫。

            ?

            據了解,上述胃癌數據庫從2010年著手構建,2012年建成并正式運行,前后一共40余人參與數據庫的建設、升級、數據錄入和修正。此數據庫內含結構化字段600余個,字段下選項大的達100余項。胃癌數據庫中所有字段由薛英威教授帶領專家團隊參與制定,盡可能詳盡涵蓋胃癌信息相關所有字段,以及未來與胃癌研究可能相關的潛在信息字段。數據庫自從開始就制定了錄入規則和字段詞典手冊,至今已更新到了第3版。為維護和充實這一數據庫,與時俱進地設置最新出現的與胃癌密切關聯的信息字段,薛英威教授要求隨時補錄并規范醫生進行實時錄入,定期檢查管理,保證數據質量。同時,數據庫放置在科室創造的云端,每位主管醫生均有個人賬號,可以錄入自己負責病人的信息,管理自己賬號下的所有病人;高級賬號可監管所有醫生管理的病人,隨時開展檢查核對。

            目前,該數據庫收集胃癌病例高達21000余例,90%為手術病人,并涵蓋了多種胃癌組織類型,如管狀腺癌、印戎細胞癌、粘液腺癌等20種病理組織學分類。在建設胃癌數據庫的同時,薛英威教授還同步建成了組織庫,內有血液和新鮮組織3000余例。實踐證明,胃癌數據庫及組織庫可準確存儲臨床病理資料,快捷查詢統計大宗數據結果,更準確地探討胃癌發病特性,指導基礎醫學研究,進而提高胃癌的診治水平。根據數據庫統計歸納出的海量臨床信息資料,薛英威教授所在胃癌外科團隊至今已撰寫出核心期刊級別以上論文40余篇;論文主要圍繞胃癌分為兩個科研方向,一是各種臨床特征與胃癌預后的關系,二是胃癌生物特性相關的分子機制研究。

            ?

            隨著計算機的升級和發展,使大數據的積累及運算成為現實。薛英威教授認為,盡管大數據、AI(人工智能)已成為時代進步和科技騰飛的標桿,但數據庫建設絕不能疏忽和弱化。現階段,由機器形成的數據,如影像數值和化驗報告結果,無疑是最真實的數據,形成之后即可由AI進行分析得出準確結論,能節省大量的人力資源。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由智慧醫療形成的診治概念表述差異較大,壁壘較高,AI尚不能完全理解,難以準確達成統一結構化的概念表述。在臨床數據中,大量與醫療內在邏輯相關聯的海量數據積累、整理工作,目前還需要由醫生來主導完成。這些真實數據鑒別式的橋接形成彌足珍貴,堪稱是破解醫療真實世界奧秘的不可或缺的“金鑰匙”。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