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水果神器”樹立“中國標準”

            2019-12-25 10:29:1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 寇勇

            科技日報記者?寇勇

            “一小時分選34560個橙子,每個橙子的糖酸度、維生素C、色澤及大小都能在不到0.1秒鐘內被檢測出”,如此神奇的水果分選神器出自華東交通大學光機電技術及應用研究所。作為我國第一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果糖酸度和缺陷快速無損檢測與智能分選裝備,繼11月25日奪得2019年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后,12月19日,在“南方山地果園智能化管理技術與裝備2011協同創新成果匯報會上,這項被譽為“水果神器”的科研成果以助推“江西智造”和樹立我國水果分選與加工產業新的標桿的顯著成效,受到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贊譽。

            據了解,長期以來,我國主要鮮果品質無損在線檢測技術落后、裝備缺乏,無法滿足市場對產品分等定級、優質優價的需求,為此,在國家“863”課題,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及國家基金等項目資助下,由華東交通大學機電學院院長劉燕德率領的科研團隊系統應用農業機械化、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光譜學、農藝學等眾多學科知識,經過艱辛探索,創新了水果近紅外漫透射光檢測機理與方法、突破了水果高速分選協同控制和動態校準方法、多指標同步檢測通用模型等關鍵技術,創制了4種技術模式和8個系列的無損在線分選裝備。

            “我國水果采后加工處理技術研究起步晚,多以仿制國外技術為主,處理速度慢、處理量小、精度差,分選范圍不可調,傷果率、故障率高,國外對核心技術進行了封鎖,擺在我們面前的只有自主研發一條路”?項目負責人、華東交通大學機電學院院長劉燕德對科技日報記者說。經過十幾年的潛心鉆研,“主要鮮果內部品質無損在線檢測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先后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8項、實用新型專利36項、軟件著作權登記12項,制定相關標準2個。該裝備生產成本只有國外同類產品的1/3,打破了國外產品在水果采后分選加工處理領域的長期壟斷,實現了我國水果內外品質分選裝備從無到有的突破,是目前唯一能完成重量、糖度、酸度和內部缺陷等多個指標同步快速檢測的產品,

            2019年初,由中國工程院羅錫文、陳學庚、李天來、趙春江等多名院士組成的專家組評審后認為,該項科研成果實現了水果無損在線檢測糖度誤差0.5oBrix以內、酸度誤差0.15%以內,光源穩定性誤差在0.5%以內,,同時從水果品質無損在線檢測機理和模型、控制方法、檢測分選裝備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取得了多項創新性成果,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水果神器”面試后,在江西、廣東、廣西、重慶、山東、河北等全國主要大宗水果主產區推廣應用,有效解決了柚子、臍橙、蘋果等多品種大宗水果產后加工處理中普遍存在的人工分果、速度慢、精度差和成本高等瓶頸,水果人工分選的時間由原來的幾個月縮短到十幾天,而水果的市場價格比原來未分選高出1-2倍,顯著增強了區域特色農產品的產業化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并帶動了包裝業、運輸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水果神器”累計推廣應用示范面積達2540萬畝,節本增效達28.56億元。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