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姚坤森)每年年底左右,租房市場都會迎來一段低谷期,這也成了一些有換房需求租客的最佳找房期。記者近日采訪發現,北京租住房市場出現冷熱不均,部分“適租”房源仍供不應求。
在北京海淀區花園橋附近工作的黃平發現,周圍長租公寓單間房源均價一般在3000元左右,而自己預期是找一間2500元左右的單間。“在租房App上發現,每周放出的房源并不多,一些合租住戶少、房間戶型正規、性價比稍好的房源幾乎很難搶到手;空置房源要么是四家以上合租、要么房間是重新改造后的非正規臥室”。
最近發布的《中國城市新居民租住白皮書》顯示,北京市租賃房源供應中,二居戶型供應量最大,占比為48.48%;而較為適宜單人居住的開間及一居戶型供應量僅為20.77%,相對稀缺;一些企業雖然給進城務工人員提供了宿舍,但仍有32.88%的企業無法為員工解決住宿問題,部分區域的房源仍出現供需不平衡。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北京年末的租賃市場整體平淡,租金也達到了2018年初以來的最低點,但部分熱門區域仍保持在供需緊俏狀況。”北京我愛我家房產顧問鄭鳳祥說,比如,海淀中關村、雙榆樹等區域新興互聯網公司較多,不斷有新增就業人口涌入,大部分人群會選在公司附近或周邊5公里范圍內租房,一些性價高的小戶型和開間房源仍然供不應求。
“房產市場從來都是看漲不看跌,在市場整體前景不明的情況下,在平臺上掛售或掛租后長期空置的房源也在不斷增加。”鄭鳳祥說,除了一些剛性換房或大額現金需求的業主,會選在短期內將房屋按市場價格賣掉,大部分業主只接受心理預期的價格。
中經聯盟監事會常務主席周畢文說,一些房源之所以會被長期空置,一方面是空置房屋不需要繳納稅費,而租房或賣房都需要繳納一定比例的稅費,這也是一些業主寧愿房屋長期空置的原因;同時,城市區域之間的公共資源配置和生活氛圍也是租房的考慮因素,比如,城市郊區大型居住社區的生活配套單一,無法吸引流動人口定居,加劇了區域間租賃房源市場的不均衡現象。
他還提到,一線城市發展中流動人口比例較大,這部分群體通常有剛性住房需求,又存在著個性化的租房選擇。“多渠道增加房源保障、多方面增加租住市場的配套服務設施,將是今后住房租賃市場長遠發展的品質化方向”。
[ 責編:李政葳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