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長江——
四川6470艘漁船退捕(記錄中國)
12月19日,鄰玉街道進行漁船拆除工作,25艘漁船完成登記報廢拆除。
何海洋 孔 芒攝影報道(人民視覺)
12月17日,江陽區黃艤鎮漁民徐如明將船上的泡菜壇搬下,這個泡菜壇跟隨他在船上10多年。
何海洋 孔 芒攝影報道(人民視覺)
王天榮成為酒廠的一名釀酒工人。
何海洋 孔 芒攝影報道(人民視覺)
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鄰玉街道漕溪村的漁民王天榮在長江里捕了33年的魚,12月19日,他把自家漁船送到附近的船廠進行拆除。這一天,鄰玉街道對轄區內長江沿岸25艘漁船進行了拆除。
今年57歲的王天榮,從小就和長江里的魚打交道,“那個時候長江里的魚真多,江團、江豚、胭脂魚每天都能見到。”從1997年開始,他發現捕到大魚的數量越來越少。長江漁業的天然捕撈量從1954年的42.7萬噸,下降到了如今不足10萬噸,僅占全國淡水水產品的0.15%。
2019年6月,四川省出臺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保護長江水生生物資源,修復長江水域生態環境。今年全省退捕任務6470艘,涉及12個市41個區縣。
“這是好事,不然以后長江都沒魚了。”王天榮跟其他漁民一樣,都將告別滾滾江水,開始全新的生活。如今,他有了份新工作,成為當地一家酒廠的釀酒工人。
從2020年元旦開始,四川省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將開始禁漁10年。10年禁漁,將為多數魚類爭取2至3個世代繁衍。有關部門也將開展人工投放魚苗等增殖放流的措施。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24日 02 版)
[ 責編:孔繁鑫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