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快”與“準”閃耀首善風采

            2019-12-24 09:39:5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12345,一年間,經歷了被市民認知、信賴、點贊,再到高口碑的過程。北京市民1.5萬多次打入電話,表達感謝之情。首都作為首善之區,展現了首善風采。

              記者在采訪中不斷追問一個問題:中國各地政府熱線建設已有30多年,在國際大城市,市民救助熱線,有的時間更長,有的知名度和數字化程度都非常高,聯合國甚至還有專項認證評比。北京的做法中,究竟有什么配方,獨樹一幟,產生了不凡的綜合“療效”?

              一線的同志體會最深。大興區接訴即辦調度指揮中心主任吳坤祥告訴記者,催生化學反應的,應該在一個“快”字!朝陽區副區長劉海濤告訴記者,打動人心的,在一個“準”字!

              互聯網時代,一切提速。同城速達,個性服務,快與準,漸漸成為生活的新配置、新體驗,“提速”也成為外國人眼里的中國特色中國優勢。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政府部門以全新的工作作風,對群眾的呼聲和訴求,馬上辦,高效、透明、真誠、負責,其件件有回復的精準、辦結有時效的靠譜,確實讓人耳目一新。聞風而動,接訴即辦,考評量化,這些生動鮮明的舉措,直接秒殺了“拖拉推諉”“泥牛入海”“有問無答”這些弊端!

              一個“快”字,體現的是真正把群眾的需求高高舉過了頭頂。北京的12345熱線,過去歸信訪局管理。接訴即辦開始,熱線歸機構改革后新成立的政務局管理。這個政務局的職能,上對接中央國家機關各部委的需求,下對接群眾的需求。在這里,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在管理職能上就統一起來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在服務職能設置上就落地了,在實際操作和可持續上,更是形成了有效的機制支撐。

              而一個“準”字,顯現的是管理的精細、服務的精準。北京市委主題教育中這樣查找問題:“過去,我們為民辦事主觀上考慮多,但有些群眾并未‘買賬’,原因就在于他們身邊的問題沒得到解決。”結合主題教育,北京鮮明提出“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堅持和完善“吹哨報到”“接訴即辦”機制,到基層一線,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一年來解決的200多萬件問題,很少是錦上添花,大多是雪中送炭,是對群眾“憂、急、盼、愁”的精準對接。

              快與準,帶給干部的,是作風轉變的自我革命,“限時必達”的極限挑戰。記者聽到了不少生動感人的故事。有的干部以無限耐心,“上門勸”,化解群眾找碴式的訴求,終于讓“刺兒頭”變成了治理“好幫手”。有的街道一把手,面對“100多人如何服務好30萬人”的難題,經歷了崩潰式的煎熬,終于突破瓶頸,形成了社區黨員、志愿者、社會組織、居民代表等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正是這樣一場相當艱難又無比精彩的自我革命。有意思的是,它不僅改變了干群關系,也在無形中改變著社會風氣和人與人的關系。記者在采訪中聽到了許多干部打12345的故事。一位街道干部,突然接到母親電話,家里跑水了!他不假思索,馬上讓老人打12345,社區同志立即上門,他妥妥放心。這樣一種“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方便、清廉、高效的社會環境,不正是人們所期盼的嗎?(競若)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24日 10 版)

            [ 責編:孔繁鑫 ]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