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南京12月23日電(金鳳)秋冬季節易高發重污染天氣,一旦發布重污染預警,將分級啟動應急管控。不過,如果企業符合產業政策、環保信用在綠色及以上、能規范執行排污許可管理等要求,可以申請“停限產豁免”。23日,記者從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獲悉,目前在江蘇獲得豁免企業的數量刷新至1278家,日前,該廳首次組織執法人員抽查了150家豁免企業和工地。出臺“停限產豁免”制度,是江蘇在全國率先推行的差異化管控措施。
“PM2.5為40微克/立方米,PM10為54微克/立方米。”近日,在徐州市檢驗檢測產業科研實驗樓工程的工地上,現場豎立的在線環境監測儀顯示,顆粒物濃度符合國家標準。
“為了確保施工現場環保達標,施工方先后投入了100多萬元。”負責該工程的某公司項目經理婁從柏說,正是有了環保投入,加上項目又是重點工程,今年獲得了停限產豁免資格。在管控期間,項目可以常態化運行,工期得到了保障。
所謂的“停限產豁免”,是指在江蘇執行秋冬季錯峰生產計劃時,或者在重污染天氣應急中,免予執行停產限產等管控措施。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強化環保“干好干壞不一樣”的導向,實施差異化管控,引導企業主動治污,2018年10月份,江蘇省出臺《江蘇省秋冬季錯峰生產及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停限產豁免管理辦法(試行)》,在全國率先將環保治理水平領先的企業納入應急管控豁免名單,免予執行停限產措施。
2019年初,江蘇修訂了原試行辦法,拓寬了豁免范圍,在產業類型中增加了“戰略新興產業類”和“建設施工類”,同時加大對保障民生、戰略新興產業的豁免力度。對涉及供電供暖等重大民生關切的企業,全部予以豁免。
此外,想申請獲得停限產豁免的企業,需滿足4項基本條件,例如生產工藝、技術、產品不屬于《江蘇省產業結構調整限制、淘汰和禁止目錄(第一批)》;上一年度環保信用評價等級為綠色、藍色等。除基本條件外,8類涉氣重點企業還需符合特定條件。
不過,在管控期間,豁免企業也不能成為法外之地。上述負責人表述,一旦抽查發現存在環境違法行為,將按程序移出豁免名單,并繼續依規執行停限產政策。
(責任編輯: HN666)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