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國產芯片火了!“曇花一現”還是“未來趨勢”

            2019-12-23 10:46:41     來源:光明網

            龍頭企業密集推出新產品、數千億投資基金就位、概念股全面漲停……時值寒冬,國產芯片行業呈現出非同一般的火熱,整個產業鏈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是“曇花一現”,還是“未來趨勢”?記者進行了多方采訪。

              小小芯片有多火?

              近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的“2019飛騰生態伙伴大會”上,記者目睹了國產芯片之紅火。會議尚未開始,會場已爆滿。不僅座位異常密集,兩側及過道都站滿了人。一位晚到的發言嘉賓甚至差點進不去場地。

              “我們也沒想到會這么火。”會議舉辦方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竇強告訴記者,“原本預估會議規模800人左右,后來僅網上報名就超過2500人。投資機構、行業用戶、上下游合作伙伴等全來了。”

              和其他幾家國產CPU處理器龍頭企業一樣,飛騰早在20年前就開始自主研制芯片。近幾年技術上大幅提升,但市場上大多服務于特定領域。2018年以來,市場需求明顯提升,企業明顯感受到未來行業高速擴張的勢頭。

              “一年多來訂單快速增長,咨詢合作和投資的越來越多,有些產品供不應求。保守估計,未來我們年供貨量會從幾萬片、幾十萬片增長到百萬級。今年營收預計較去年增長超2倍,未來會保持高速增長,2024年我們力爭實現年營收超過100億元。”竇強說。

              當前,加快國產芯片應用對保障國家安全、避免受制于人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專家普遍認為,我國芯片行業正進入發展騰飛期,當前的蓬勃發展只是剛剛開始,一些優質企業未來會出現爆發式增長。

              市場前景在哪里?

              作為整個信息系統的“大腦”,芯片無處不在。過去由于技術、生態等各種原因,導致國產芯片推廣難、應用難。但現在,事情正在悄悄發生變化。

              可能國產芯片還沒進入你的筆記本電腦,但你辦公室的臺式機、你使用的個人征信查詢機、云平臺,給你家供電的發電廠,你存錢的銀行,都已經部分使用“中國芯”;

              你乘坐的高鐵、自動售檢票已實現國產控制系統試點應用;電信運營商也正和國內芯片廠商開展聯合研發……

              “在今后一個相當長時期里,國產軟硬件對原先市場壟斷者的替代將是網絡信息領域的新常態。”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說。

              據騰訊云TStack首席架構師賀阮介紹,騰訊的云平臺TStack、政務微信、云安全防范系統都已經成功遷移到飛騰系統,數據庫和大數據套件的遷移將在明年初完成。

              竇強坦言,和國外先進廠商相比,國產芯片差距還是比較大,但正在從“不可用”到“基本可用”、再到“好用”轉變。大數據、云平臺、工業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和未來5G應用,將提供諸多機會,整個產業市場規模將是萬億級。

              做大“朋友圈”是突圍關鍵

              業內人士認為,國產芯片要真正實現價值,不僅要緊跟前沿技術發展趨勢,更要與傳統產業融合,聯合各行業加快相關應用場景落地、加速迭代。

              這意味著,國產芯片“朋友圈”的大小、使用者的多少將成為突圍關鍵。

              “如果將網絡信息產業比喻成一棵樹,芯片無疑是樹根。只有和樹干、樹枝、陽光、空氣等彼此兼容,形成良好生態,才能開更多花、結更多果。”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苗占祿說。

              “上下游聯合”“跨界合作”正在成為國內芯片企業的“新玩法”。比如,圍繞政務、金融、電信、能源、交通等關鍵行業持續發力;與浪潮、聯想、紫光等服務器廠商攜手合作;和百度、阿里、騰訊等共同探索面向云服務數據中心的解決方案等。

              “只有開放聯合才能攜手共贏,這一點國產芯片走過很多彎路。未來5年飛騰將投入超過150億元用于新品研發、生態建設和客戶保障。”竇強表示。

              “盡管我們有短板,但也有‘互聯網應用’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長板。應該大力發揚這些長板,通過應用牽引促進芯片技術和產業發展,從而帶動基礎方面的提高。”倪光南說。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