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鐵系”37億私募產品逾期:高管一天之內“大換血”

12月20日,上海檀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檀實資本”)旗下私募產品的投資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終于在青島某酒店找到了孟晨。孟晨是中鐵中基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鐵中基集團”)董事長。檀實資本的投資人為何要找中鐵中基集團董事長?
今年5月份,檀實資本及其關聯公司募集的11只私募產品同時延期兌付,涉及全國約1300位投資人的37億資金。而其中,中鐵中基集團就作為部分產品的擔保方,上述11只私募產品均與“中鐵系”有關。
作為私募基金管理人,檀實資本被投資人質疑信息披露不合規、基金銷售不合規等問題。“旗下產品均是自銷,合作方可能會向我們推薦客戶。”檀實資本相關負責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但多位投資人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自己是從深圳輝騰、輝騰金控、輝騰上海分公司等平臺的投顧處購買了檀實資本的私募產品。而除了檀實資本之外,上述輝騰公司均不是中基協會員,不具備私募基金銷售資格。
多層股權穿透后,檀實資本與中鐵實際上盤根錯節。檀實資本是中鐵物流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鐵物流產業”)的全資控股子公司;而在檀實資本法人岑鵬的74家關聯公司中,岑鵬還任中鐵中基集團總經理;而中鐵物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鐵物流集團”)的高管層則在一天之內大換血,包括岑鵬和孟晨等在內的7位高管全部退出。
11只基金延期兌付
從今年5月份起,檀實資本、上海洲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洲實資產”)兩家資金管理人及其關聯基金管理人北京云集投資有限公司募集的11只私募基金同時出現延期兌付事件。天眼查數據顯示,洲實資產是檀實資本的全資子公司,而岑鵬任兩家公司的法人。
投資人馬超(化名)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延期兌付的這11只基金波及全國1297位投資人,涉及的投資金額約為37億元。

這11只基金中就包括“上海檀實中鐵穩贏四號私募投資基金”(下稱“中鐵四號”),其募集規模4.5億元人民幣,年化收益率是9%-12%。
李楊(化名)是中鐵四號的投資人。“實際上,中鐵四號今年5月份就出現兌付危機,雖然上海的投資人正常兌付,但是杭州的已經無法兌付。7月份,上海的投資人也兌付不了,8月初檀實資本才發布了公告,全面停止兌付。”李楊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而出現兌付危機之前,投資人質疑檀實資本是否盡到了信息披露義務。檀實資本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官方公眾號每隔半個月會舉行溝通會。馬超則表示:“那是線上溝通會,而且是出現兌付問題后才公布的,之前沒有收到產品的任何披露信息。”
對于中鐵四號等產品的運作情況,“目前處于處置期,而項目方資金緊張,基金退出時間尚不確定。項目方給出了基金退出的方案,讓我們找投資人談談,看投資人是否接受。”檀實資本相關負責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而所謂的基金退出方案,即檀實資本在產品兌付困難后向投資人提供的三套延期兌付方案,即“股權置換、現金延兌、實業參股”。
李楊表示:“第一個方案的股權沒什么價值;第二個方案的現金是按季度兌付,首期是0.5%,2020年四個季度分別兌付1%,一年才兌付4%。”而實業參股就是中鐵中基實業項目經營回款。
被疑無牌銷售
此外,檀實資本的基金募集方式也受到質疑。 “檀實資本私下委托其關聯企業輝騰產業作為基金銷售機構,但是該家基金銷售機構是一家未在中國證監會注冊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并未成為基金業協會會員的機構,完全不具備私募基金募集活動的資格。”檀實資本的投資人在投訴文件上如此寫道。
檀實資本究竟如何開展基金募集工作?是否委托無資質的關聯公司銷售私募基金呢?對此,檀實資本相關負責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我們的產品都是自銷,輝騰產業不是我們的銷售方,而是合作方,會向我們推薦客戶,我們的銷售人員去現場簽合同。”
而《華夏時報》記者拿到的中鐵四號《項目投資建議書》中,右上角有明顯的“輝騰資產”的字樣。
《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中規定,私募基金推介材料應由私募基金管理人制作并使用。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對私募基金推介材料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負責。 除私募基金管理人委托募集的基金銷售機構可以使用推介材料向特定對象宣傳推介外,其他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使用、更改、變相使用私募基金推介材料。
此外,多位投資人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自己是從深圳輝騰、輝騰金控、輝騰上海分公司等平臺的投顧處購買了檀實資本的私募產品。
而天眼查數據顯示,岑鵬旗下有多家名為輝騰的公司,其中,岑鵬任輝騰金控資產管理(杭州)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輝騰產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職位。而中基協官網顯示,岑鵬名下的輝騰公司均不是中基協會員,也沒有私募基金銷售資質。
高管“大換血”
中基協顯示,檀實資本、洲實資產均于2019年11月8日被上海證監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且洲實資產處于異常經營狀態。
截至目前,檀實資本在中基協備案的產品共有26只,其中產品名稱帶有“中鐵”字樣的共有17只;而洲實資產在中基協備案的產品共有14只,其中6只產品帶有“中鐵”字樣。
而檀實資本與“中鐵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馬超向記者表示,上述延期兌付的11只私募基金均與“中鐵系”有關。
中鐵四號《項目投資建議書》中,中鐵四號的投資標的是青島京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交易對手是中鐵中基(青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中鐵中基集團提供擔保。
天眼查數據顯示,檀實資本是中鐵物流產業的全資控股子公司。而在岑鵬的74家關聯公司中,岑鵬還任中鐵中基集團總經理,孟晨則任董事長。
值得注意的是,中鐵物流集團的股東、高管層在下半年“大換血”。天眼查數據顯示,2019年8月,北京奧通達信息技術服務中心(下稱“奧通達”)等多位股東退出中鐵物流集團,黨京等成為新增股東;11月1日,岑鵬和孟晨等原有的7位高管全部退出。
馬超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退出股東奧通達的法人岑來是岑鵬的父親,而新增股東黨京是中鐵中基的律師。”
(責任編輯:DF526)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