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華凌
12月21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主辦,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承辦的“第十屆重大疾病防治科技創新高峰論壇”在北京開幕。
本屆論壇以 “科技創新賦能健康北京”為主題,采取大會報告、分論壇專題會議、交流討論、成果展示等方式,重點圍繞醫工交叉與成果轉化、人工智能+健康、臨床研究水平提升、臨床試驗創新發展、優秀成果經驗分享、人類遺傳資源管理等方向展開研討。
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劉印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雷海潮,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鄭煥敏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致辭。大會由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潘蘇彥主持。期間,北京市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楊仁全,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北京天壇醫院常務副院長王擁軍做大會主題報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陳香美院士,首都醫科大學吉訓明副校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許紹發院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辛有清理事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金榮華院長等京區醫療機構負責人,以及推想科技、零氪科技、默沙東、拜耳等知名企業代表參會,共同探討如何充分發揮北京臨床資源溢出效應、促進臨床研究成果產出和轉化。
本次大會亮點紛呈。
一是加強醫工交叉融合,推動成果轉化效能。充分發揮創新資源特別是醫療創新資源集聚的優勢,以重大臨床應用需求為牽引,開展協同攻關。論壇通過設分論壇的形式,邀請北京市政府相關部門、醫療機構、生物醫藥企業及高校院所等創新主體面對面溝通,圍繞如何充分發揮創新資源特別是醫療創新資源集聚的優勢,以重大臨床應用需求為牽引,開展協同攻關;積極引導醫療機構加強與企業合作,暢通醫療機構科研成果轉化渠道,實現產學研醫協同創新,有效促進成果轉化進行等問題展開深入討論,為北京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言獻策。
二是賦能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發揮北京市頂尖醫療機構、專家團隊及人工智能企業優勢資源,通過組織“人工智能與醫藥健康融合發展”分論壇,大力推動醫藥健康與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融合,積極培育新興業態,引領北京市在該領域的國內領先地位。
三是提高北京市臨床研究與試驗水平。通過采取政策引導,以及設置“臨床試驗創新發展論壇暨第四屆機構管理及倫理審查”“臨床科研問題的凝練,與高質量臨床科研方案的優化設計”“臨床研究優秀科技成果經驗分享”等分論壇,從而提升科研人員臨床研究以及醫學研究能力與水平,發揮北京臨床醫學資源對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的支撐作用。
四是解讀最新政策。為推進《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藥品管理法》等最新政策的實施,本屆論壇通過大會報告及“人類遺傳資源管理”、“臨床試驗創新發展論壇暨第四屆機構管理及倫理審查”等分論壇,對醫藥科技領域相關政策要點進行解讀及經驗分享。
據了解,未來論壇將繼續集中展示和宣傳北京醫療衛生領域科技布局及階段性成果,成為宣傳和落實《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升北京醫學研究能力和水平、支撐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打造醫療衛生領域的國際品牌會議,提升北京醫學在國際的影響力。?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