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祝華
在12月19日舉行的2019中國游戲產業年會上,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表示,國家新聞出版署正在抓緊建設統一的實名驗證平臺,為游戲企業做好防沉迷工作提供必要條件。
馮士新介紹,作為出版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2019年游戲行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好成績。但是,游戲行業的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和薄弱環節,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現象依然突出,游戲產品整體結構有待優化、內容質量有待提高,精品供給仍顯不足。一些企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視社會效益,商業味濃、文化味淡,甚至作品價值導向出現偏差等。
馮士新向與會代表提出五點建議,一是著力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各游戲企業要組織專門力量,強化技術支撐,讓防沉迷工作始終與產業發展相適應。頭部企業要發揮示范帶頭作用,樹立行業標桿,分享先行先試經驗,帶動防沉迷工作深入推進。
二是著力健全審批與監管并重的工作機制。中宣部正在著手建設網絡游戲信用檔案和事中事后監管技術系統,完善從受理審批到上線運營的全流程管理,實行事前審批和事后監管聯動機制,對存在內容導向問題、違規上線運營的產品和企業,綜合運用多種手段予以懲戒.
三是著力豐富游戲的思想文化內涵。游戲企業要進一步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貫穿融入游戲創作生產運營全過程,把更多健康有益的思想文化內容注入到游戲產品中.
四是著力推動高質量精品化戰略。要加強和改進宏觀調控,加大對優秀產品的支持力度,對內容玩法高度重復或相似的題材進行有效調控,堅決遏制過剩供給,淘汰不良供給,引導企業牢固樹立精品意識,推動行業加快向高質量發展轉變。要積極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新應用。
五是著力在合作共贏中弘揚中國精神。游戲企業要秉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理念,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起來,虛心學習國際先進經驗,對標國際高水平企業和產品,不斷提升中國游戲的全球競爭力。要更好地發揮網絡游戲“天然落地”優勢,深入開拓海外市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華文化。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