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俄加入全球量子計算戰局

            2019-12-20 09:42:29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俄加入全球量子計算戰局

              全球量子計算“爭霸賽”激戰正酣,俄羅斯不甘示弱,成為最新“選手”!據英國《自然》雜志網站17日報道,俄羅斯副總理馬克西姆·阿基莫夫12月6日于索契舉行的技術論壇上提出國家量子行動計劃,擬5年內投資約7.9億美元,打造一臺實用的量子計算機,并希望在實用量子技術領域趕上其他國家。

              俄羅斯量子中心量子物理學家阿萊希耶·費多洛夫表示:“這是一項重大利好,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有望將俄羅斯量子科學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

              與傳統計算機只用0和1儲存與處理數據不同,量子計算機的量子比特(qubit)既可為0和1,也可為這兩者的疊加。因此,量子計算機的處理速度理論上要遠超傳統計算機,有望在生物醫學、通信和計算等多領域“大展拳腳”。

              有鑒于此,量子技術已得到多國政府大力支持。歐盟于2016年宣布啟動11億美元的“量子旗艦”計劃;德國于2019年8月宣布了6.5億歐元的國家量子計劃;中美兩國也在量子科學和技術上投入數十億美元。這場競賽旨在建造出在某些任務上的表現優于傳統計算機的量子計算機。今年10月,谷歌宣布一款執行特定計算任務的量子處理器已實現這種量子霸權。

              但俄羅斯距這一里程碑還很遙遠。莫斯科國立科技大學的工程師伊利亞·貝塞丁認為:“資金不足使俄羅斯量子科學家無法與谷歌等公司競爭。”貝塞丁小組已研制出一種基于超導材料的量子處理器原型,可處理2個量子比特;但谷歌的量子計算機可處理53個量子比特。

              貝塞丁說:“迄今還沒有團隊獲得接近實際應用所需的量子計算能力,這一領域存在許多技術挑戰,這為俄羅斯量子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契機,最新量子戰略的到來恰逢其時。”

              包括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凝聚態物理學家阿列克謝·烏斯斯蒂諾夫在內的一些俄羅斯量子科學家已獲政府撥款,在俄羅斯建立研究小組。

              總編輯圈點

              信息技術和量子力學,是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兩個最大的技術變革,而量子計算將二者結合。一旦量子計算機進入實用,可以構建數百個量子比特相干操縱的計算系統,在量子化學、機器學習、新材料設計和藥物研發等方面的價值難以估量,這正是各國在量子領域不甘人后的原因。不過,盡管2019年“量子霸權”聲稱實現,但從實驗中的量子處理器,到進入實用的量子計算系統,再到通用可編程的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加入戰局,為時不晚。

            (責任編輯:DF515)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