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央行下調14天期逆回購利率5個基點 年底流動性有保障

            2019-12-19 11:40:56     來源: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中國央行18日開展2000億元逆回購操作,結束長達20個工作日的連續停擺狀態,因當日無逆回購到期,所以當日實現凈投放2000億元。根據央行公告,本次逆回購操作規模共2000億元,其中7天期逆回購中標量為500億元,中標利率2.50%,和此前一致;14天期逆回購中標量1500億元,中標利率2.65%,較前次的2.7%下調了5BP。

              多位機構人士認為,臨近年底且跨年節假日緊湊讓資金需求較為旺盛,上海銀行(601229)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多數品種近日都有所上行,央行此舉將降低跨年資金利率,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市場流動性年末出現結構性緊張。

              央行調降14天期逆回購利率

              18日,央行重啟開展20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全額實現逆回購,其中14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2.65%,較前次操作下降5個基點。這是繼下調1年期MLF和7天期逆回購利率后,最近4年來14天期逆回購利率首次下降。

              需指出的是,此次14天期逆回購利率下降,不是新一輪“公開市場降息”,而是與之前MLF利率和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降相一致的后續行動。

              11月5日,1年期MLF操作利率調降5個基點至3.25%;

              11月18日,7天逆回購操作利率調降5個基點至2.5%;

              12月18日,14天逆回購操作利率調降5個基點至2.65%。

              至此,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已普遍下降5個基點。可以預想,如果后續央行啟用28天等其他期限的逆回購工具,利率也將出現相同幅度的調整。

              自11月19日起,央行連續20個工作日暫停逆回購操作,持續時間創了今年以來的紀錄,側面反映出近一段時間市場資金面比較寬松。不過,從周初央行超額續作到期MLF,到此次重啟并開展大額逆回購操作,基本宣告跨年流動性投放大幕已經開啟。

              數據顯示,此次央行逆回購操作規模創了10月24日以來的新高。由于當日無央行逆回購到期,全部實現凈投放,凈投放量創了一個月新高。

              特別是此次14天期逆回購操作量遠大于7天期逆回購,說明央行更傾向于投放跨年資金,滿足年底機構對跨年流動性的需求。

              監管層力保跨年流動性穩定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認為,周三重啟逆回購凈投放2000億元流動性的同時,降低跨年資金利率,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市場流動性年末出現結構性緊張。央行也表示,將密切關注市場流動性狀況,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

              也有觀點稱,近期21天和1個月的跨年資金利率大幅上行,跨元旦資金需求較為旺盛,后續面臨春節,央行可能還會重啟28天逆回購操作以補充春節期間的跨節需求。

              資金面上,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多數品種近日有所上行,最新數據顯示,隔夜Shibor下行2.1BP報2.485%,7天期下行0.3BP報2.585%,14天期上行10.7BP報2.537%,1月期上行1.7BP報2.959%;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方面,截至上午11時40分,DR007加權平均利率報2.5500%,下跌1.72BP,稍高于指導利率。

              陳冀還表示,未來兩周預調微調市場短期波動的操作可能還會有,甚至存在年末宣布降準、2020年1月落地的可能。年末央行靈活適度的偏松調節,也可能旨在為2020年初配合專項債發行及其他宏觀政策共同發力打基礎。

              債市方面,短期處于相對糾結的位置,一是利率下行空間不足,二是調整上行的幅度被寬松的貨幣政策預期限制。中信證券固收團隊認為,考慮到明年地產和基建投資的彈性有限、制造業和進出口仍然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而貨幣政策可能迎來進一步寬松等因素,年內行情預計仍然維持震蕩。

              降準降息仍然可期 但速度不宜過快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下次降準操作更可能出現在明年1月而不是今年底,但考慮到從宣布到實施需要一定時間,也不排除今年底宣布降準政策。

              首先,年底資金面雖易緊難松,但由于有大額財政支出,流動性總量往往會增加,資金緊張更多是短時性、結構性的,動用準備金率工具必要性不太大。

              其次,近期經濟金融數據回暖,短期經濟底部可能已出現,貨幣政策可以邊走邊看,留些余地。當前貨幣政策雖偏重穩增長,但穩定幣值、防范通脹預期擴散、結構性去杠桿等任務也需兼顧,同時還要平衡好當下與未來的關系,珍惜正常貨幣政策空間。

              最后,明年1月情況比較復雜,實施降準的條件比較充分。一是明年春節時點較以往靠前,節前現金需求量大;二是1月是傳統稅收大月;三是年初是信貸投放較為集中的時點;四是專項債額度提前下達意味著明年初就將迎來較多地方債發行。如此種種,預示著明年1月資金需求量會很大。屆時,央行若降準既可保障跨節資金面,又可助力年初信貸投放,同時還配合了地方債發行,可謂一舉多得。

              鑒于上個月MLF剛經歷過小幅“降息”,進而帶動11月LPR報價再次下行,市場普遍認為,12月份再度“降息”的概率不大。但受穩增長的需要,我國貨幣政策邊際放松的環境不會改變。業內普遍認為,明年降準降息都有空間,其中,降準最快有望于明年一季度落地。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受豬價高漲引發的CPI持續上行影響,央行明年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維持政策利率水平不變。貨幣政策更多通過降準等方式維持中性偏松的環境,預計明年有2次降準,分別在一季度和三季度。而降息重啟的時間則主要看CPI何時會從高位開始明顯下行,預計明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會重啟降息,但降息幅度預計在10bp左右。

              “央行還會有進一步降息的必要,但預計降息節奏會非常緩慢,畢竟化解金融風險不能單靠金融監管政策和貨幣政策,推進主要針對國企和地方政府的結構性改革同樣重要,如果降息速度過快反而不利于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朱海斌稱。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jdm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