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飼料全面“禁抗” 動物源食品安全未來可期

            2019-12-19 04:02:55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訊(記者過國忠通訊員沙愛紅)我國動物源食品安全正受到生物污染和化學物污染的威脅。畜禽養殖中,如果超量使用獸藥,甚至使用違禁藥品,會造成動物源食品中獸藥殘留超標。

            科技日報記者日前從首屆農業化學學術討論會上了解到,國家農業農村部已發布194號公告,公告稱,自2020年元旦起,我國飼料中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減少濫用抗生素造成的危害,維護動物源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

            “全球每年消耗的抗生素總量90%用在了食源動物身上,致使細菌耐藥性和藥物殘留等問題日益突出。”全國獸藥殘留專家委員會委員、衛生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評審委員會委員、揚州大學獸醫學院教授卜仕金說,“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30年耐藥菌問題可能會使2400萬人陷入極端病痛。英國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如果細菌耐藥的發展趨勢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到2050年超級細菌將導致每年約1000萬人喪命,這將超過每年死于癌癥的人數。”

            可以說,我國在畜禽養殖過程中,國家一直倡導科學飼養,合理規范用藥,農業部每年制訂食品殘留監控計劃,農產品(000061,股吧)安全檢測中心具體落實監控。同時也已加大科研力度,組織實施重點攻關,應用新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千方百計維護食品安全。

            目前,我國已制訂《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要提高抗菌藥物科學應用與管理水平,遏制細菌耐藥發展與蔓延。同時,國家農業農村部正式出臺全面“禁抗”的決定。

            “這些新制修訂的國家標準不僅為監控動物源食品中獸藥或化學污染物殘留提供了依據,而且對控制動物源食品中獸藥或化學污染物的殘留量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手段。”卜仕金說。

            然而近年來,畜禽傳染病蟲害的發生,已嚴重影響畜禽產業的發展。尤其是非洲豬瘟和草地貪夜蛾等,往往是帶來毀滅性打擊,致使一些養殖戶損失很大。那么,畜禽養殖業全面“禁抗”后,如何在既有效保障畜禽產業發展的同時又能保障食品安全?

            “我們可以研究利用更加精準的方法檢測藥品殘留和致病菌,我們也可以研制噬菌體藥物對付超級細菌。但科學養殖、科學用藥仍是硬道理。”揚州大學獸醫學院院長劉宗平教授說。

            “飼料中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這要求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動物營養與保健,調整飼料營養設計,選用新型綠色添加劑產品。”劉宗平說,要提高養殖管理水平和生物安全體系建設,改善養殖環境,建設“替抗”方案,降低飼料“禁抗”后對養殖業的影響,為人們提供質量好又安全的綠色食品,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責任編輯: HN666)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