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傳真
科技日報訊(記者雍黎實習生韓文媚)近日,重慶郵電大學舉行第二屆董事會2019年會暨深化“大數據智能化實驗場所人才高地科技高地”建設高峰論壇。論壇上,重慶郵電大學數字經濟國際合作與創新發展中心等14個教學科研平臺正式揭牌成立,以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助力大數據人才培養。
據了解,自2018年重慶郵電大學“一場所兩高地”建設總體方案正式通過以來,該校依托董事會這一產學研合作大平臺,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學生就業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產學研合作領域也在不斷拓展,內容更趨豐富,方式方法也更加多元。
工業互聯網學院是此次揭牌成立的14個教學科研平臺之一,這是該校圍繞工業數據的獲取、處理、應用與安全等關鍵技術,建設以自動化、測控、物聯網等國家級一流專業和重慶市“控制科學與工程”一流學科為核心的學科專業群的重要舉措,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意識、數字化思維和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工科”人才。
據悉,空間通信研究院、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郵分中心、數字經濟國際合作與創新發展中心等該校新增的14個教學科研平臺將聚焦大數據智能化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應用,以“集成電路(通信芯片、微感測器件)、智能硬件、大數據智能化應用”為重點,聚集各方人才和創新資源,推動大數據智能化領域相關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理論創新、技術突破和應用示范的全方位發展,為壯大大數據智能產業和數字經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提高行政效能,有力支持科技強市、網絡強市、數字強市和智慧重慶建設,提供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
重慶郵電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李林表示,明年將迎來重慶郵電大學建校70周年校慶,學校要凝心聚力,持續深化“一場所兩高地”建設,推動各項活動取得新成效,共同促進學校實現高質量發展。
出席此次論壇的鄔賀銓院士表示,重慶的產業正處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時期,想要把大數據、人工智能這些技術用好,需要更多的人才、科技來支撐,希望重慶郵電大學更好地推動產學研合作,建成大數據智能化的實驗場所、人才高地、科技高地,更好地服務社會。
(責任編輯: HN666)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