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
12月18日,國家發改委官網公布了由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公安部、應急部等多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全力做好2020年春運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圓滿完成春運任務,為開年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意義重大。”《意見》指出, 2020年春運將從1月10日開始,2月18日結束,共計40天。
《意見》稱,經會商研判,2020年春運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約30億人次,比上年略增。其中,道路24.3億人次,下降1.2%;鐵路4.4億人次,增長8%;民航7900萬人次,增長8.4%;水運4500萬人次,增長9.6%。
“綜合分析,隨著我國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平衡協調,春運遷移人口總量增長放緩,長距離遷移比例降低,供需總量矛盾呈緩和趨勢。” 《意見》指出,2020年春節較早,預計節前客流較為集中,鐵路部分重點方向、民航少量熱點航線運力較為緊張;群眾出行方式更加多元化,自駕出行持續增長,公路保暢面臨嚴峻考驗;惡劣天氣引起的安全風險不容忽視,農村地區交通安全隱患較為突出。
《意見》提出了一系列加強運力保障、運輸銜接和應急保暢的具體措施,并提出要提升春運基礎能力水平,發揮科技對春運的支撐作用。
“各地區要探索建立服務春運的技術支撐體系,加強與互聯網地圖服務商、大數據公司、新媒體等的合作,利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平臺加強對客流、路況的監測預測,快速準確了解旅客的服務需求和意見建議,及時發布信息、提前預警,以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水平。” 《意見》稱。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