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我國正加快氫能裝備試驗檢測技術布局

            2019-12-18 14:17:0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 華凌

            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未來氫能的定位將替代石油,氫能會成為國際大宗商品流通全球。我國是產氫第一大國,也是未來用氫大國,據預測,到2050年氫能將在我國終端能源消費占比10%。無疑,加快氫能產業發展意義重大。

            北京科技協作中心負責人指出,試驗檢測是推動氫能技術自主化和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12月18日,依托北京未來科學城氫能技術協同創新平臺,在北京氫能裝備試驗檢測推介會上,來自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航天101所)、北京科技協作中心、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的專家學者,熱議如何加快我國氫能裝備試驗檢測能力及先進技術布局,并為促進氫能領域科技和產業主體協同發展獻計獻策。

            ?

            率先推出氫能裝備試驗檢測服務

            “目前,國內氫能產業主要力量集中在氫能裝備的產品研制和推廣方面,而在產品性能測試和質量驗證等方面的技術經驗尚存在不足,缺乏成熟的氫能裝備性能檢測和試驗方法、標準以及基礎設施,未形成完整的氫能裝備質量評價體系和檢測試驗能力,嚴重影響我國氫能裝備推廣和安全應用的進程。”航天101所副總工程師劉玉濤指出。

            由此,北京率先推出氫能裝備試驗檢測服務。據了解,2017年成立的北京未來科學城氫能技術協同創新平臺,發揮專家和成員單位優勢,先后組織高效低成本制氫、氫液化、液態有機物儲氫、燃料電池等方向的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聯合攻關,取得一批成果,形成一定的氫能相關試驗檢測條件。 ?

            今年,這個平臺進一步聚焦氫能檢測,發掘出航天101所、中國特檢院、中科院理化所等9家氫能領域優勢單位的氫高壓部件/設備/系統檢測認定、氫物性測試計量、氫氣品質檢測、涉氫材料測試、燃料電池相關測試等試驗檢測資源,并以航天101所豐臺云崗科研區的氫能裝備試驗檢測基地為重點,支持氫能裝備試驗檢測能力建設,推動相關條件對外開放,服務國內氫能與燃料電池領域科研和產業發展。

            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譚永華表示,集團正在加快推進氫能相關科技和產業布局,已經形成一些新產品、新服務,開始滿足國內用戶的新需求;同時,集團愿意將積淀的技術、團隊服務能力及投資建設的試驗條件以多種形式向國內單位開放,共同探討新合作。

            大力提升氫能裝備試驗檢測能力

            不久前,航天101所持續加大氫能裝備試驗檢測基地和能力建設,對標國家標準建成國內第一座95MPa等級的高壓氫能裝備檢測試驗平臺。

            據介紹,這一平臺具備氫介質下各類儲氫容器、閥門等部件的火燒、疲勞、泄漏和可靠性性能考核試驗和型式試驗能力;其中,氫氣環境試驗平臺的充放氣試驗壓力最高可達90MPa,充氣最高速率大于3kg/min,是國內首套70MPa以上儲氫氣瓶的快速充放氣試驗系統,單位質量儲氫密度超過5%,單位體積儲氫密度40.2kg/m3

            中國特檢院高級工程師、全國氣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陳祖志博士表示,形成的70MPa氫循環試驗能力,解決了國內相關氫能特種設備的設計定型問題,為新型高壓儲氫氣瓶的研發及安全可靠性評價提供條件。

            目前,?航天101所通過與中國特檢院合作,已經對外承接多個氣瓶檢測服務。近期,建成液氫加氫站關鍵設備測試平臺和車載液氫供氣系統測試平臺,具備液氫加氫站相關的高壓液氫泵測試、液氫汽化器測試、高壓管閥件可靠性驗證、加氫站核心流程驗證等試驗驗證能力,以及車載液氫供氣系統相關的高低壓低溫容器、閥門、管道及系統級裝備的性能測試能力,將為液氫技術裝備研發及推廣應用提供有力支撐。

            據介紹,中國特檢院是我國特種設備安全領域的國家隊和排頭兵,已積累形成儲氫氣瓶水壓、氣密、爆破和火燒等10余項常規試驗能力,相關檢測認證資質國內最多,可按照氣瓶國家、企業標準要求進行氣瓶的系統性試驗。

            中國特檢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特檢院與航天101所共建“氫能裝備檢測中心”,目前已取得重要進展,后續雙方還將繼續深化合作,共同打造國內領先的氫能裝備試驗檢測基地。

            ?

            建立液氫協同創新聯合體引領行業突破

            “對于氫能裝備檢測工作,我們有些捉襟見肘。畢竟僅靠一兩家單位努力并不能滿足未來的檢測需求,我們應加強對氫能裝備檢測領域的持續研究和投資,成立區域性氫能裝備檢測試驗基地,形成覆蓋全國的氫能裝備檢測網絡,提升氫能裝備檢測的水平。”航天101所副總工程師劉玉濤坦言。

            他補充道,目前我國還沒有氫能裝備檢測試驗裝置的標準,不利于基礎設施推廣建設,應及時組織起草相關標準。

            會上,北京天海氫能裝備有限公司、北京科泰克科技責任有限公司、沈陽斯林達安科技術有限公司等三家大型氣瓶廠家分別與中國特種設備研究院和航天101所簽署3項合作協議,聯合開展高壓氫氣瓶試驗檢測技術和評價方法等方面研究,共同落實去年發布的國家行業標準,促進儲氫氣瓶行業在安全可靠的基礎上有序發展。

            并且,航天101所、中國特檢院、中科院理化所、北京低碳院、西安交大、浙江大學、浙能集團等13家國內液氫科研、應用、產業優勢單位簽署合作協議,發起成立了國內首個液氫協同創新聯合體。

            據悉,聯合體將聚焦液氫領域關鍵核心技術,開展液氫技術和裝備研究、研制、試驗、檢測、產業化等方面的產學研用合作,助力行業標準研制和政策研究,引領我國液氫技術研發、標準制定、檢測評價和技術服務,推動液氫技術和產業自主化發展。

            會上,聯合體成員單位航天101所與浙江浙能北海水力發電有限公司簽定“1m3/h氫液化系統示范項目”合作協議,將合作完成國內首套自主開發的1m3/h氫液化生產系統的建設和示范應用;還與中國氫能公司(香港)簽定了液氫應用方面的戰略合作協議。

            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高級顧問陳霖新介紹,液氫中長距離運輸經濟性明顯優于其他方式,在歐、美、日等地區和國家商業化已相對成熟,國內研究起步晚、研究力量分散。作為液氫協同創新的起步,北京未來科學城氫能技術協同創新平臺在國內率先組織了液氫關鍵技術和裝備聯合攻關項目,成立液氫協同創新聯合體將進一步促進國內液氫相關試驗檢測資源共享和產學研用合作,一方面可以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尤其是中大規模氫液化裝備和工藝包的研發效率,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示范應用帶動自主化技術研發,加快液氫技術和裝備的產業化進程。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