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章成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就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對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作出了重大部署,為新時代的科技改革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正確方向。海南省科技廳在四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再深入學習、再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自覺扛起中央賦予海南科技創新的責任擔當,全力搶抓發展機遇,加快健全適應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長遠發展要求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推動科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高質量的科技創新支撐引領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
構建協同機制??提高創新效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我們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探索協同創新體制機制,突出流程再造、破除發展瓶頸。
加強協同創新頂層設計。狠抓“1+N”政策體系科技任務落實,制定實施《加快海南科技創新開放發展實施方案》任務2019-2021三年行動計劃,統籌推進各項科技任務落實,明確任務清單,強化督查督辦,把全面落實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作為檢驗政治建設成效的標準,貫穿于工作全過程。
積極謀劃協同創新領域。圍繞“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推動科技資源向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三大領域”,和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國家熱帶農業科學中心、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國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航天領域重大科技創新基地“五大平臺”聚集。
著力完善協同共建機制。暢通利用國家科研力量支持海南科技創新發展的新通道,打造新管理模式的省深海技術實驗室;引進中科院遺傳所、中科院南海所、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單位落戶;推動科技部、衛健委和省政府簽訂重大新藥創制試點示范基地協議;以項目為紐帶推動“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合作;制定政策支持市縣科技部門創造性開展工作。?
培育特色產業力促提質增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海南發展不能以轉口貿易和加工制造為重點,而要以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我們聚焦海南優勢,放大海南特色,使海南獨特稀缺的資源發揮最大效益,打造推動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新引擎。????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制定《海南省創新型企業培育行動計劃(2020—2022年)》,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主體規模,提升科技型企業服務能力和創新水平,積極營造創新創業氛圍。????抓好“海陸空”三大領域建設。在“海”的方面,推進深海科技城規劃建設,引進中船重工、中船工業、招商局集團等央企入駐海南,設立深海技術實驗室,啟動深海技術創新研究院籌建工作。在“陸”的方面,謀劃國家南繁育種重點實驗室,推動南繁育種院士工作站建設;助推中國科學院依托生物與遺傳所在海南省注冊設立種子創新研究院;推進以“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為主題,以“一區多園”模式打造的海南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在“空”的方面,推進航天應用領域創新能力建設,與中科院合作,在三亞、文昌兩市推進遙感信息產業和商業衛星發射。???營造創新生態增添內生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囑托,“要更大力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更加注重通過人的全面發展充分激發發展活力和創造力”。我們不斷優化創新創業創造生態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創新創業成果大量涌現,創業帶動就業活力不斷顯現。????推進科研領域“放管服”。制定《海南省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政策》;起草并提交省政府審議有關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等方案;制定《海南省科技領域制度創新工作方案》,形成科技領域制度創新項目庫;策劃《海南國際離岸創新創業示范區建設方案》,支持三亞等地開展離岸創新創業試驗區建設。????布局重大科研創新平臺。推動建設全省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臨床醫學中心、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等各類創新創業平臺。打造醫藥產業國際化技術平臺、新藥創制專項成果交易平臺和技術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平臺以及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構建更加開放的引才機制。完善《海南省院士工作站管理辦法(試行)》,探索支持院士團隊創新新模式。推進外國人工作許可審批管理試點改革,降低外國人來瓊工作準入門檻,創造性實行外國人工作評價審批“否決權”反向復核機制,以更為高效便捷擔當的審批服務保障海南引才戰略。 (作者系海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