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大正8漲停7旬女富豪身家18億 員工月薪不到3000元
摘要
【新大正8漲停 7旬女富豪身家18億 員工月薪不到3000元】新大正員工月平均工資近四年不足3000元。2015年至2018年,新大正員工總體月平均收入分別為2479.60元、2625.28元、2805.91元、2873.38元。2015年至2018年,重慶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分別為5175元、5616元、6106元、6814元。(中國經濟網)
昨日,新大正(002968.SZ)高度換手,開盤一度打開漲停,隨后又再次封住漲停。此前,新大正已連續7個交易日一字漲停。截至收盤,新大正報75.09元,漲幅10.01%,成交額4.10億元,換手率30.50%。
12月3日,新大正于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發行股份數量為1791.07萬股,發行價格為26.76元/股,保薦機構為長江證券。新大正上市募集資金總額為4.79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凈額為4.35億元,分別用于企業信息化建設、物業業務拓展、人力資源及企業文化建設、市政環衛業務拓展、停車場改造及投資建設、償還銀行貸款。

新大正上市發行費用為4461.65萬元,其中長江證券獲得保薦及承銷費用3165.12萬元,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和開元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合計獲得審計、驗資及評估費用377.36萬元,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獲得律師費用264.15萬元。

王宣為新大正控股股東、董事長。王宣、李茂順、陳建華、廖才勇4人合計控制新大正75.69%的股份,為新大正的實際控制人。
董事長王宣直接持股2072.204萬股,間接持股293.24萬股,合計2365.444萬股,為控股股東,占總股本38.57%,按照昨日收盤價75.09元計算,持股市值達到17.76億元,副董事長、總經理李茂順直接持股500萬股,間接持股180萬股,合計680萬股,持股市值5.11億元。
而監事會主席陳建華直接持股125萬股,間接持股90萬股,合計215萬股,持股市值1.61億元,董事、副總經理廖才勇直接持股120萬股,間接持股90萬股,合計210萬股,持股市值1.58億元。
王宣,現年71歲,為新大正董事長,1980年畢業于河南信陽師范學院物理專業,大專學歷。曾擔任河南省信陽市生化制藥廠技術組長,重鋼公司三廠職培科科長、子弟一中老師;1993年12月進入重慶大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998年12月至2016年8月,先后擔任大正有限總經理、董事長;2016年8月至今,擔任新大正董事長。
新大正最新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9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6.22億元、7.68億元、8.86億元、4.90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2712.85萬元、7065.69萬元、8807.79萬元、4750.98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6609.39萬元、8040.37萬元、1.14億元、-4131.61萬元,其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6.32億元、7.95億元、9.39億元、4.53億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2017年4月公布的2016年業績報告中,新大正營業收入為6.19億元,歸母凈利潤則為7026.09萬元,兩者相差了914.28萬元。然而在今年2月新大正報送更新后的申報稿中,在2016年營業收入未發生改變的情況下,公司2016年歸母凈利潤卻縮減至5663.58萬元,比6111.81萬元還減少了448.23萬元。
新大正毛利率水平下滑,報告期內,新大正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3.17%、21.38%、21.22%、21.30%,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的變動主要是由于物業服務毛利率變動所致,物業服務毛利率分別為23.40%、21.52%、21.34%、21.46%。

報告期各期末,新大正負債總額分別為1.52億元、1.65億元、2.29億元、2.05億元。據招股書顯示,新大正分別分紅8803.32萬元、3000.02萬元、4000.00萬元、5373.20萬元,累計分紅2.12億元。

新大正員工月平均工資近四年不足3000元。2015年至2018年,新大正員工總體月平均收入分別為2479.60元、2625.28元、2805.91元、2873.38元。2015年至2018年,重慶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分別為5175元、5616元、6106元、6814元。
新大正未為全部員工繳納社會保險。據電鰻快報,截至2018年12月31日,新大正及其子公司員工人數為17673人,其中退休返聘人員6442人,非全日制用工721人,應繳社會人數為10510人,城鎮保險繳納人數7849人,“雙農保”繳納人數1675人。由此可見,新大正物業沒有為剩余的986名員工繳納社會保險。截至2018年12月31日,新大正及其子公司應繳納住房公積金10510人,已繳4411人,未繳人數多達6099人。
國際金融報在報道中指出,新大正的前十大股東中,除了兩家投資公司和大正咨詢之外,其余皆為自然人;其中大正咨詢為新大正的員工股權激勵平臺。這一發展歷程也顯示出了新大正的與眾不同:沒有“富爸爸”。上海中原地產分析師盧文曦分析指出,沒有開發商做支撐,新大正業務發展會有壓力,更考驗其自身拓展能力,“只能靠自己”。
價值線在報道中質疑,王宣等人通過向大正物業拆借資金獲得大正物業股權,這是否合規? 報道稱,新大正創始人、原股東馬當是早年重慶黑幫頭目。2009年馬當被判刑后,其名下所持股份也被沒收。2015年,法院裁定,馬當持有股份中虛持的部分變更登記至王宣名下。而其剩余25%的持股則被公開拍賣。當年8月,王宣經自然人李茂順、陳建華用競拍的方式以4454.24萬元(其中3000萬乃向大正物業拆借)的掛牌價格購得該部分股權。自此,大正物業正式完成“去馬當化”。
此前,中國經濟網曾發布題為《新大正人均工資不到重慶平均工資一半勞動糾紛纏身》的報道。報道指出,截至2019年2月15日報送的招股書簽署日,新大正及子公司正在進行的主要訴訟、仲裁中,以新大正及其子公司為被告(被申請人)的尚未審結案件共11起,其中6起為勞動關系相關糾紛,包括要求公司支付賠償金、工資、年終獎、醫療費、殘疾賠償金等。
天眼查則顯示,新大正卷入的法律訴訟多達232起,此外還有514條歷史法律訴訟,其中大部分是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和勞動關系相關糾紛。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DF522)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