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蘭州96人呈血清學陽性 布魯氏菌病來勢洶洶為哪般

            2019-12-11 11:30:30     來源:光明網

              蘭州96人呈血清學陽性,大量接觸病菌會感染致病,或可影響生育

              布魯氏菌病來勢洶洶為哪般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布魯氏菌(以下簡稱“布病”)感染事件引起社會關注。據該所通報,11月28日至29日,該所口蹄疫防控技術團隊先后報告有4名學生布病檢測呈血清學陽性。截至12月9日,蘭州市衛健委地方病辦公室的最新消息稱,該所已有317名師生接受布菌檢測,其中96人呈血清學陽性。

              目前,蘭州獸研所已成立調查小組,并關閉了相關實驗室。12月2日,國家衛健委、甘肅省衛健委、蘭州市衛健委均已介入調查此事。

              記者12月10日從甘肅省衛健委獲悉,對于為何出現如此大規模布菌感染,該委宣傳處負責人蘇平表示,目前還沒有調查結果。

              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采訪時,蘭州市衛健委地方病辦公室工作人員李卉表示,目前蘭州市衛健委掌握的情況就是中國農科院蘭州獸研所的情況,并不掌握其他科研單位和高校的情況,有最新動態,將及時發布。

              布病是一種多發的人畜共患傳染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俗稱“蔫巴病”“懶漢病”。原農業部發布的《國家布魯氏菌病防治計劃》顯示,該病在我國曾廣泛流行,上世紀50年代,疫情嚴重地區人畜感染率達50%。20世紀八九十年代,由于加大防控力度,該疫情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近年來,隨著我國家畜飼養量不斷增加,動物及其產品流通頻繁,部分地區布病等人畜共患病呈持續上升勢頭。據統計,2015年,全國報告人間布病病例56989例,人間病例仍處于歷史高位;畜間布病流行嚴重地區的15個省份,監測陽性率同比上升0.38% 。

              甘肅省是我國五大畜牧省份之一,同時也是歷史上布病流行較為嚴重的省份之一。來自甘肅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資料顯示,布病在該省14個市(州)86個縣(市、區)曾有不同程度的暴發和流行。記者12月10日從甘肅省衛健委了解到,該省最新統計的2019年11月全省傳染病情況顯示,全省共報告乙類傳染病14種4684例,其中有155例布病。

              “感染布菌的家畜是人類布病的主要傳染源,人由于接觸患病的牲畜及其產品或其污染物而感染布病。”內蒙古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李林川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已知有60多種動物可作為布氏菌貯存宿主。羊、牛、豬作為傳染源最為常見,其中羊是人類布病的最主要傳染源。

              “布病傳播途徑主要有直接接觸、消化道和呼吸道傳播3種。”內蒙古農業大學獸醫學教授郝永清介紹說,“皮毛加工企業職工、圈舍打掃以及布魯氏菌實驗室操作人員容易通過呼吸道途徑感染。”

              “人患布病,肯定是接觸的布菌量比較大。”郝永清說,動物身上的布菌主要在關節和生殖系統,動物肉里含菌量很低,“正常人吃肉接觸的菌量少,自身免疫系統就可抵抗,一般不會成為布病病人。”

              “人類布病主要來自動物傳染和實驗室污染。如果接觸動物時沒做防護、沒戴口罩,就可能通過呼吸、皮膚接觸感染;若實驗室通風不好,布菌污染環境后容易形成氣溶膠,易造成呼吸道感染。”郝永清說,按照國家規定,布菌實驗室是P3實驗室,要達到生物安全3級標準,“若不在這樣的實驗室進行布菌實驗,就會造成感染等嚴重后果。”

              甘肅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信息顯示,布菌可侵犯人體的網狀內皮系統,引起多系統多器官損害。

              “人一旦感染布菌,若能早發現,在急性期,治愈沒什么問題,應該說90%以上能治好。”郝永清說,“布菌是細胞內寄生菌,感染以后就會進入細胞內,而大多數抗生素是進不了細胞內的。病菌感染后一般人體都要產生抗體,可抗體也進入不了細胞內,人感染布菌后一旦轉為慢性,治療起來就比較困難。”

              布菌感染轉為慢性病后,病菌主要存在于生殖系統,會對動物和人類生殖產生影響。“女性多在子宮,容易造成流產,男性則容易引起睪丸炎。”郝永清說。

              據介紹,該病潛伏期一般為1-3周,平均為兩周,部分病例潛伏期會更長。急性期病例以發熱、乏力、多汗、肌肉關節疼痛和肝、脾、淋巴結腫大為主要表現;慢性期病例多表現為關節損害、長期發熱等。

              “對普通民眾而言,要盡可能減少與牛羊等家畜接觸,購買肉食要通過正規渠道,買經過檢驗檢疫的肉制品。”李林川說,普通人要盡可能確保肉食品質、減少與動物接觸,職業人群按規定做好預防和控制,就可避免布菌感染。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