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戰釗)為提升校外教育工作水平,推進校外教育理論實踐研究活動繼續開展,12月4日至5日,北京校外教育協會在北京市科學技術進修學院舉辦了“2019北京校外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培訓班”,來自52家會員單位的90余位代表參加了本次培訓。
2019北京校外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培訓班
本次活動由北京科技報社承辦,以課堂講授、實踐體驗相結合,理論研究為載體,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化了校外教師家國情懷,并提高了他們的理論素養和文化修養。
培訓班邀請來自校外教育場館、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他們分別以博物館教育活動的理念和實踐探索、教育研究的熱點和趨勢、教育論文寫作及教育研究方法等主題做了精彩講座——
國家博物館分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國博物館協會社會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黃琛以《博物館研學的探索與實踐》為題,從博物館事業發展和政策支持等多方面,講述了我國博物館向“教育中心”和“文化中心”轉化中形成的特色博物館教育之路。
《讀城》是首都博物館專為青少年打造的展覽,也是一個大型互動項目,是博物館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品牌。首都博物館黨委委員、宣教部主任,中國博物館協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楊丹丹以《<讀城>——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創新之道》為題,從內容、形式、理念等多方面講述了項目的設計和實施,為博物館教育提供了新穎的思路和方向。
作為全國各類科技創新大賽的評委,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副教授秦曾昌見證了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科學教育的發展。他以《人工智能的歷史與今天》為題展開講座。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正福以《中小學課程設計和教育科學研究》為題展開講座,并結合校外教育工作,對教育論文撰寫、論文選題、內容特點等問題進行了分享。
培訓班一行參觀中國印刷博物館
12月5日,培訓班一行參觀了中國印刷博物館。通過參觀展項、體驗活版印刷術,大家了解了中西方古代和近現代印刷技術及產業的演變和發展,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參觀過程中,大家就博物館展覽設計及教育體驗項目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 責編:張蕃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