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法院直播賣皮草 效果“老好了”
辦案人王冰直播拍賣皮草
12月2日,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人民法院將30件因被執行人還不上借款,而依法查封的皮草帶進了網絡司法拍賣頻道直播間,并在5日以網絡直播的形式賣出了其中的25件,人氣最高的一件皮草拍賣時吸引了3000多人次觀看。
北京青年報記者12月9日聯系到長春市南關區人民法院執行法官王冰,他表示,這次直播賣出十幾萬元,不能還上被執行人所欠的150多萬元,后續法院或將采取進一步措施要求被執行人歸還借款。
用直播方式司法拍賣
王冰12月9日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2018年12月,經營皮草服裝生意的崔某、馮某夫妻因還不上借款,被列為被執行人,法院將其在長春一家商場柜臺里的30件皮草依法查封,并暫時存放于申請執行人家中。
“由于南關區法院的類似案件比較多,加上皮草的評估程序相比于房子汽車也比較復雜,所以審查和評估的時間較長,直到今年11月才開始準備拍賣。”王冰說。
“開始的時候沒想到用網絡直播這種方式。”王冰是這個案子的辦案人,拍賣程序準備過程中,網絡司法拍賣的工作人員主動與他取得聯系,向法院建議以網絡直播的方式拍賣這批皮草。
拍賣時最多競價81次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本次皮草的拍賣分兩個環節,一是直播,二是正式拍賣,直播是由網絡平臺聯系專業的主播在12月2日到申請執行人家中進行,主要是為了給正式拍賣積攢人氣,正式拍賣是5日法院在網絡司法拍賣平臺上進行。
王冰說:“直播那天我作為辦案人一直在現場,直播一開始主播就開始試衣服、評價衣服外觀、講述衣服穿上的感覺,忙得不可開交,當時的效果特別好,立馬就有人來報名參加之后的正式拍賣。”
王冰告訴北青報記者,相比于傳統的拍賣形式,網絡直播值得學習的地方在于它真正給觀眾一種切實的體驗,包括衣服的顏色、新舊以及穿上的感覺,觀眾就樂意關注,這些都是傳統拍賣所沒有的。
北青報記者了解,在本次皮草拍賣中,有的皮草最多有3000多人圍觀,人氣最旺的一件有81次出價,成交價最高的最后以6610元成交。王冰說,在拍賣過程中大家主要還是以價格實惠作為最重要的評判標準,對顏色和搭配反而沒有特別在意,那天有5件皮草沒賣出去,質量都沒有問題,就是太貴了,中意的人比較少。
王冰說,這批皮草都是第一次拍賣,所以按照規定都是以預估價的70%為起拍價,雖然價格相對便宜,但是由于追求的人多,有時候價格反而超過了預估價,比如那件被出價81次的皮草,最后比預估價高了865元,一件被出價51次的皮草,也比預估價高了310元。
會繼續催還剩余借款
目前,這批皮草暫時存放于申請執行人家中,將在平臺上確認操作后由申請執行人發貨。王冰告訴北青報記者,總欠款高達150多萬元,這次的成交總額有些杯水車薪。“我們對這個案件會繼續推進,針對剩余借款,若被執行人仍不歸還,法院會通過法定程序繼續制裁被執行人。”
網絡司法拍賣平臺的工作人員告訴王冰,皮草拍賣是平臺在東北地區的第一次嘗試,但不會是最后一次。王冰說:“我們以前還司法拍賣過豬,我認為這次直播帶來的效果特別好,今后我們要把直播這種方式用得更多更好。”
文/本報記者?付垚?實習記者?楊陽
責任編輯:程立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