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首屆中華孝親敬老文化傳承與創新大會舉行

            2019-12-09 19:08:28     來源:光明網

              光明網訊(記者 李政葳)12月7日至8日,由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老齡協會、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主辦的“首屆中華孝親敬老文化傳承與創新大會”在陜西省漢中市舉辦。本次大會以“孝親敬老向上向善”為主題,旨在傳承與創新中華孝親敬老優秀文化,增強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思想觀念,推進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在講話中指出,孝親敬老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維系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是新時代應對老齡化社會挑戰的精神支撐。傳承與創新孝親敬老文化,有利于高質量滿足廣大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培育全社會關注、關心和支持參與老齡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有利于發揮文化優勢,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道路;對于樹立成功應對老齡化挑戰的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凝聚力、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都具有重大意義。

              蘇輝強調,建設具有民族特色、時代特征的孝親敬老文化,一是要加強宣傳教育,把孝親敬老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濃厚孝親敬老社會氛圍。二是要鞏固家庭養老基礎地位,夯實孝親敬老社會根基,促進家庭和睦、代際和順。三是要持續開展敬老月系列活動、“敬老文明號”創建等品牌性活動,著力培育和表彰孝親敬老先進典型,讓孝親敬老成為國家意志、公民素養和社會風尚。四是要注重創新弘揚,發掘孝親敬老時代內涵,使中華民族孝親敬老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與世界文明成果交流互鑒。五是要將孝親敬老文化體現到各項老齡政策制度的制定實施中,體現到老齡社會治理的各方面、全領域,不斷提升政策制度的系統性、協同性和可操作性,提升老齡社會治理能力。

              國家衛健委黨組成員、全國老齡辦常務副主任、中國老齡協會會長王建軍在致辭中表示,此次會議是倡導新時代新型孝親敬老文化的具體行動,是貫徹新時代老齡工作方針,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社會環境的重要實踐,對于保障和改善老年群體民生福祉,增強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思想觀念都具有重要意義。傳承與創新孝親敬老文化傳統,一是要處理好孝親敬老和依法履責的關系;二是要處理好孝親敬老和發揮老年人積極作用的關系;三是要處理好堅守優秀傳統與吸收借鑒的關系。

              當天,民政部原副部長李寶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肖群忠、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孝文化傳播委員會副主任呂明晰、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紀樂勤、河南省清豐縣委書記馮向軍、陜西省委黨校文化與科技教研部副主任劉穎慧、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焦國成、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副會長姚遠、廈門大學教授陳茗、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醫養結合分會副秘書長鄒建鋒等分別發表了主旨演講。陜西省漢中市、山西省太原市、江西省贛州市、福建省尤溪縣、四川省綿竹市、浙江省常山縣、黑龍江省甘南縣、山東省曲阜市等地方代表做了典型工作經驗交流。

              大會采取專題研討、地方經驗交流、圓桌對話的形式,圍繞新時代孝親敬老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淵源、內涵、方向、面臨的形勢和典型實踐經驗進行了深入研討、廣泛交流。來自部分國家部委、地方黨委政府、地方衛健委老齡辦的負責同志,國內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涉老社會組織代表、老齡產業界代表參加了大會。

            [ 責編:王宏澤 ]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