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是中國人民的大事、喜事。能在這個重要年份來中國工作,我感到非常榮幸。”克羅地亞駐華大使米海林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雖然來華工作時間不長,但米海林和中國頗有淵源。他曾擔任克羅地亞總統外交政策顧問,見證并參與推動兩國關系發展。2017年他作為總統特使來華出席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回國后即對媒體記者表示,他確信共建“一帶一路”能給各國帶來和平、繁榮、發展和相互理解,并為眾多參與國進一步合作提供巨大空間。
“我們一直支持并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因為這給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比如建設中的佩列沙茨大橋項目。”米海林所說的佩列沙茨大橋由中國企業承建,實現了兩國大項目合作的歷史性突破,也是雙方互利合作的代表性項目。據他介紹,這一克羅地亞民眾期盼多年的國家級工程,建成后不僅將促進附近地區經濟發展,更重要的是,大橋將把隔海相望的克羅地亞領土重新連接到一起。出入佩列沙茨半島的克羅地亞人,將再也不需要經過鄰國。通過修建一座橋,克羅地亞人民和中國人民的情感紐帶拉得更緊了。
“值得一提的是,佩列沙茨大橋項目主要是通過歐盟資金進行融資的。”米海林指出,中國企業成功中標,意味著其所有相關行為都符合歐盟的法律法規。
今年3月,習近平主席成功訪問歐洲三國,為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深入發展注入了新動力。“17+1合作”作為中歐關系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跨區域合作平臺。“17+1合作”外方成員都與中方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意大利、盧森堡等其他歐洲國家也同中方簽署了有關合作備忘錄。米海林說:“‘17+1合作’之所以廣受歡迎,正是因為參與國無論大小,都可以在平等互利基礎上開展合作。‘17+1合作’有助于促進歐中務實合作,也有利于‘一帶一路’倡議對接歐洲發展戰略。”
今年是中克文化和旅游年,兩國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旅游交流活動。有關民意調查顯示,近90%的克羅地亞人把中國視為友好國家,85%認為中國是克羅地亞的可靠伙伴,50%以上的人喜歡中醫和中國美食。“這體現出克羅地亞人民對中國的真情實感。”米海林說,“克羅地亞人喜歡探索和感知不同的文化,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人民交朋友。如果來克羅地亞,你一定會感受到當地人對中國濃濃的友好情誼。”據了解,2018年,中國到克羅地亞游客約24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40%。克羅地亞已成為中東歐國家中最受中國游客歡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談起對中國的印象,米海林說,無論走到哪里,他都能感受到中國民眾的熱情。回想起春節期間看到家家戶戶吃團圓飯的場景,米海林不禁感嘆:幾世同堂,其樂融融,多美好啊!
米海林對新中國成立70年取得的巨大發展成就深表贊嘆。他說,中國發生了“非常了不起的”變化,“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多邊主義的重要支柱,是推動國際合作和共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07日 03 版)
? 延伸閱讀
?
(責編:曹昆、楊牧)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