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電子煙網售禁令33天:有老板之前想買邁巴赫 現生意銳減轉行賣手機殼

            2019-12-05 18:13:36     來源: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電子煙網售禁令33天:有老板之前想買邁巴赫 現生意銳減轉行賣手機殼

              據稱70%企業訂單下滑。

              距離兩部委下發電子煙“網售禁令”過去33天,電子煙如同失戀后的心情,蕭索清冷。

              2019年4月,姚力(化名)揣著家底沖進電子煙行業,從事適配悅刻煙桿的煙彈等業務,一個月有一兩百萬的毛利潤。姚力開始暢想,是入手一個大G還是邁巴赫,甚是糾結。然而電子煙“網售禁令”下發后,姚力對時間財經說,他的生意銳減9成,“干不了了,我轉行手機殼了。”

              另一名商人何易衡,是2019年7月份動了進入電子煙行業的念頭。稍有參與后,他說,“怎么都感覺政策上一定會出問題,現有的亂象現狀國家不可能不管”,因此一直沒動手。現在回想起來,何易衡覺得自己“逃過一劫”。

              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行業委員會秘書長敖偉諾對時間財經表示,這次海外和國內都是最嚴重的一次,深圳電子煙行業“裁員滾滾”。根據最新的統計,應該有超過50%的裁員的壓力,訂單下滑的企業超過70%以上。敖偉諾說,“目前電子煙行業如寒冬啊”。

              網絡變黑市

              電子煙作為2019年的創業熱潮,在各路資本紛紛涌入的熱鬧景象之下,政策監管的陰影卻一直都在。隨著央視“315”對電子煙點名,京東和蘇寧等平臺當即屏蔽了“電子煙”關鍵詞,不少從業人士和投資人都一陣驚慌。

              但隨后行業發現,這或許是虛驚一場。博派資本創始人李歐成是國內最早看好電子煙的投資人之一,他此前對時間財經稱,“315” 對行業沒有特別大的影響,“315”后行業增速反而更加明顯。

              然而,11月1日,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明確提出,為了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電子煙生產商、銷售商應全面關閉銷售網站、App,電商平臺下架產品,撤回廣告。

              各大電子煙企業也相繼公告稱,在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下架了在售的電子煙產品。電子煙等相關關鍵字,也被各網絡銷售平臺屏蔽。

              姚力告訴時間財經,之前大家都知道行業會受到更嚴格的監管,身邊行業內的人一起談論時,猜測的都是可能會出臺禁止含尼古丁的電子煙的相關規定,或者對煙油網絡銷售進行嚴控管理。未曾料想,竟會是全網禁售。

              《通知》下發后,不少媒體開始測試各平臺是否徹底遵循相關規則。隨后他們發現,在淘寶、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搜索“電子煙”“蒸汽煙”等關鍵詞,均未獲得搜索結果。但北京晚報和北京商報發現,在閑魚、轉轉等二手電商平臺上,仍然活躍著不少電子煙代理商。在“小YAN”“小野一下”“YAN彈”、“鳳梨罐頭”、“網購口糧”等關鍵詞下,仍出現大量電子煙產品。李歐成對時間財經說,對于電子煙而言,“網上變黑市了。”

              姚力稱,對于電子煙產品商而言,這些二手電商平臺量非常小,自己的產品銷售銳減90%。李歐成對時間財經表示,不做品牌的小工廠有90%的業務受影響并不夸張,現在行業里所有公司至少都受到50%的影響。

              深圳華強北是中國甚至全球電子煙生產聚集地,行業的風吹草動都直接影響到工廠存活。深圳市卓力能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烜烜此前在接受央視采訪時稱,自從電子煙網售禁令出臺后,他們的訂單急劇下滑,以前他每天都要被客戶催著加班加點出貨,現在他每天都要催促客戶來工廠提貨。

              李歐成認為,禁令未來肯定會放開,國內目前的政策并不是決定性的。雖然無法預測禁令何時放開,但像悅刻這些頭部企業撐1至2年沒什么問題。“熬到美國市場起量吧”,李歐成說。

              死亡案例

              深圳生產的電子煙占據著全球90%的產量。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行業委員會的數據顯示,中國是世界電子煙產品最大的生產國和出口國,2018年,國內電子煙從業人數超過200萬人,年銷售總額超337億元,出口總額接近300億元。

              中國新聞網此前引用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稱,2019年11月,美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美與電子煙相關的死亡案例已增至47人,最年輕的受害者只有17歲,與電子煙相關的肺疾確診人數增至2290人。

              CDC同時宣布,病患使用的電子煙中,有一種黏稠膠狀的“維他命E醋酸鹽”,而維他命E醋酸鹽和四氫大麻酚(THC)的化合物“罪嫌重大”。約83%的病人回報吸食THC蒸氣,這是大麻影響人類身心的主要成分;另13人自述曾使用含有尼古丁的產品。CDC官員說,大多數病患抽了THC和尼古丁。

              李歐成此前對時間財經表示,美國電子煙肺病事件對行業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其實在國內,早在今年6月就有體現,6月份之后行業里融資明顯減少了。

              深圳易佳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團芳感受到變化是9月份,其曾公開稱,他們的電子煙產品主要出口美國,近幾年出口業務一直在快速增長,但是自從今年9月,隨著美國禁售“口味電子煙”的消息傳出后,他們電子煙的訂單出現了快速下滑。

              “我們按照去年的規劃,今年我們應該做到14億(元),但是看來的話,我們現在最多的統計大概7億到8億(元)的樣子”,劉團芳在央視的采訪中說。

              中國控煙協會副會長姜垣曾表示,“美國CDC對電子煙危害的論述是,電子煙并不安全,但與普通卷煙相比,電子煙的危害低,并且也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電子煙可以幫助吸煙者戒煙。我們應投入更多經費,加強對電子煙的研究和監測。”

              敖偉諾告訴時間財經,CDC公布的案例其實已經證明,大部分的肺病是大麻造成的。但社會過度解讀,輿論的負面報道造成的影響很大,這對中國出口美國電子煙極為不利。國內的網上禁售同樣如此,禁售只是一方面,負面輿論造成行業沒有信心,消費者受影響是另外影響嚴重的另一面。

              即便內外交困,李歐成仍不認為這個行業“就這么完了”。他對時間財經表示,類似情況在行業內發生不止一次了。敖偉諾也認為,行業總是在在爭議和打壓中不斷發展,但這次行業面臨的問題,不論海外還是國內,都是最嚴重的一次。“出口下滑很大,具體還沒數據,但此次影響是最大一次。”

              作為旁觀者,何易衡反而認為禁令對行業發展是好事。因為小品牌基本在禁令執行一年內就倒掉,后期行業會更加注重產品品質。此外,各品牌下一步會建立自己的專營店,這樣也能拉高電子煙品牌的門檻。

            (責任編輯:DF526)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