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歐空局正式通過“赫拉”小行星防御任務

            2019-12-05 11:56:05     來源:光明網

            科技日報北京12月4日電(記者劉霞)據美國太空網3日報道,歐洲空間局(ESA)正式表示,將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攜手,進行人類首個全面的行星防御演示任務,其“赫拉”(Hera)航天器將觀察NASA的探測器高速撞擊小行星后產生的影響。

              NASA的探測器名為“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計劃于2021年7月升空,并于2022年10月到達“迪迪莫斯”(Didymos,希臘語中意指“雙胞胎”)雙小行星系統,隨后俯沖進入寬165米的“迪迪衛星”(Didymoon)。“迪迪莫斯”約寬775米,由“迪迪衛星”和另一顆小行星組成。

              “赫拉”預計于2023或2024年發射,并在兩年后進入“迪迪莫斯”系統。“赫拉”將借助其上搭載的兩個立方體衛星收集有關“迪迪莫斯”的各種數據。其中,“小行星勘察器”衛星將研究兩顆小行星的內部結構和表面成分;而“禹文塔斯”衛星將研究“迪迪衛星”的結構和引力場。

              當然,DART也將擁有自己的立方體衛星:意大利航天局的“輕型立方體衛星”(LICIA)將在DART撞擊“迪迪衛星”之前與DART分離,隨后在安全距離內觀察撞擊產生的影響,并將數據和照片傳回地球。

              此前,NASA和ESA本來計劃攜手開展“小行星撞擊和偏轉評估”(AIDA)項目:由ESA建造的“小行星撞擊任務”(AIM)航天器在DART到達之前進入“迪迪莫斯”系統,收集碰撞前后的信息。但AIM于2016年被取消,AIDA也因此“胎死腹中”。現在,“赫拉”任務正式獲批,這意味著在這項行星防御試驗中,NASA并非“一個人在戰斗”。

              當然,DART這樣的撞擊器并非是將危險小行星推離地球的唯一途徑。例如,如果潛在撞擊發生幾十年后,我們可以向小行星發射“引力拖拉機”探測器,該航天器將與小行星一起飛行,然后再輕輕將其拖入不同軌道;而如果潛在撞擊數周或數月之后就會發生,我們可能會被迫采用核設施:在小行星上或附近引爆核彈可能會將小行星炸裂或至少將其推開。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