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為農業經濟注入更多科技含量(權威發布)

            2019-12-05 08:40: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12月4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人員介紹了首批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發展有關情況。

              集聚各類創新資源要素,大力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產業

              據了解,為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科技部先后印發了落實指導意見的多個文件,積極推進示范區遴選培育工作。日前,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建設山西晉中示范區和江蘇南京示范區。

              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說,新形勢下,建設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有利于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集聚各類創新資源要素,以示范區為主陣地、以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為主力軍,大力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產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農業創新高地、人才高地和產業高地。

              二是有利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提質增效為重點,著力解決關系國計民生的“三農”問題,探索農業創新驅動發展路徑,著力解決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推動農村一二三產和產城鎮村融合發展,顯著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綠色發展水平,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三是有利于深化體制改革。以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為根本途徑,在農業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加大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力度,進一步整合科技力量,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促進農業高新技術轉移轉化,著力激發農業科技創新活力。

              最新批復的兩個示范區優勢明顯、各具特色

              山西省晉中市委書記趙建平介紹,山西晉中示范區以晉中市人民政府為建設主體,以省級太谷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為申建主體。以有機旱作農業為主題,以農副食品加工為主導產業,圍繞建設全國健康食品和功能農業綜合示范區、科技產業孵化示范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農產品加工物流集散區,推動北方旱作農業區農業提質增效、做大特優農產品、做優設施農業、做強現代農業服務業,著力打造立足山西、面向全國的有機旱作農業發展重要引擎。規劃到2023年,區域總產值達36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達40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總產值的70%;國家級研發機構達10家。

              南京市人民政府代市長韓立明介紹,江蘇南京示范區以南京市人民政府為建設主體,以江蘇南京白馬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申建主體。以綠色智慧農業為主題,以生物農業為主導產業,圍繞建設國際農業科技合作示范區、長三角農業科技創新策源地、科技振興鄉村樣板區,推動生物農業、智能農業裝備制造、農業科技服務業等重大戰略新興產業實現突破,著力打造東部發達地區現代農業創新要素富集地、體制改革的試驗田。規劃到2023年,實現總產值年均增長12%,達400億元;新引進培育高新技術企業3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60%以上;集聚各類科技人員2000名以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4%以上。

              科技部農村科技司司長蘭玉杰表示,通過示范區的建設,最終目的是引領示范區產生的GDP中包含更多的科技含量、更大的就業容量、更好的生態質量和更高的幸福指數,不斷增強我國農業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重要支撐。

              用好“指揮棒”,推動示范區建設加快布局、加強管理、加大力度

              徐南平介紹,下一步的工作用三個關鍵詞形容是:加快、加強、加大。示范區建設,簡單來說是“兩區三高地”。“兩區”,一是農業創新驅動發展的先行區;二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試驗區。“三高地”是指現代農業創新高地、人才高地、產業高地。要建立一個比較科學的考核機制,只有把“指揮棒”樹好,示范區建設才能走在正確道路上。

              徐南平表示,要加快示范區建設布局,加強示范區規范管理,加大示范區建設力度。一是圍繞主導產業培育創新主體。要培育龍頭企業、培育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創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讓更多的創新型企業在園區成長。二是圍繞典型問題集聚全球創新資源。在示范區建設過程中要列專項支持,通過專項引導集聚全球資源,幫助示范區建設國家級平臺。三是圍繞“環境”建設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要推動科技改革的很多政策在示范區先行先試,優化創新環境。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05日 07 版)

            (責編:栗翹楚、楊曦)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