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北青報:任何識別技術都得尊重用戶權益

            2019-12-03 10:36:33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任何識別技術都得尊重用戶權益

            豐收豐收

              繼“刷臉”之后,聲紋識別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據報道,目前聲紋識別技術已經在部分銀行投入使用,用戶登錄手機銀行APP,開啟聲紋驗證,只要準確說出隨機動態碼,系統錄制語音信息、驗證聲紋及隨機動態碼后,就能進行轉賬、支付等交易。(12月2日《科技日報》)

              我們正在快速進入“識別技術”時代。一些人連指紋識別還沒有搞懂,“刷臉”技術就來了;不少人還不習慣“刷臉”,聲紋識別又進入我們的生活,說不定下一種識別技術正走在研發路上。日益增多的識別技術究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傳統的普及最廣的識別手段是密碼,但在高科技時代,密碼的安全性在變弱,使用起來也挺麻煩。于是,以指紋識別、“刷臉”、聲紋識別為代表的自動識別技術,由于在安全性、準確性、便利性等方面擁有諸多優點,剛一出現便很快進入了多個領域。

              以新出現的聲紋識別為例,除了進入金融領域外,也開始進入公共安全、智能家居、智慧教育、智能社區等行業,讓相關行業在原有識別技術的基礎上又多了一種選擇。同時,聲紋識別也能促使指紋、人臉識別技術在準確率等方面不斷完善提高。

              據介紹,聲紋具有唯一性和獨特性,識別準確率已超過99%,但與指紋、人臉識別相比,聲紋識別有哪些優勢和劣勢,還有待觀察,技術競爭、市場競爭最終必將分出優劣。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出現再多識別技術,也得尊重和保障用戶的相關權益。

              因為任何識別技術不僅是為采購方服務的,還將與廣大用戶有關。從指紋、人臉識別技術之前的應用情況來看,至少在保障用戶選擇權和安全權益等方面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如果相關行業在引進聲紋識別時忽視用戶這些權益,很可能也會被輿論質疑,被用戶拋棄。

              今年,杭州野生動物園因采用人臉識別入園而被游客起訴,被稱為“人臉識別第一案”。原因就在于,園方沒有尊重用戶的選擇權(未注冊人臉識別將無法正常入園)、隱私權(存在信息泄露風險)。該案是個縮影,識別技術應用都面臨這些問題。

              拿聲紋識別來說,在已經應用這項技術的銀行和相關行業,如果用戶不愿意或者不方便使用,應用方應當同時提供其他識別手段讓用戶選擇。比如說,有的用戶因感冒等原因聲音變沙啞,或者是啞巴用戶,即無法使用聲紋識別,應用方理當為用戶提供其他選擇。

              再說安全性,媒體最近調查發現,人臉信息在網上被公開兜售,5000多張人臉,打包只要10元,既然人臉信息都會被泄露,公眾也有理由擔心聲紋信息被泄露。一旦聲紋信息泄露,意味著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財產安全同樣缺乏保障。

              所以,聲紋識別技術應用市場有多大,既取決于應用方是否尊重和保護用戶相關權益,也取決于法律是否規范識別技術應用。2014年8月,公安部發布了《安防聲紋確認應用算法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公共安全行業標準GA/T1179-2014);今年10月,市場監管總局、人民銀行發布的《金融科技產品認證目錄(第一批)》中包括聲紋識別系統,在此基礎上,還需要更高層級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包括聲紋在內的識別技術應用。

            責任編輯:程立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