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代寫服務5元起步 畢業生包裝簡歷后面跟著多少坑?

            2019-12-01 07:38:47     來源:北京青年報

            秋招結束,還沒拿到offer(錄取通知)的大四畢業生在忙論文的同時,也開始尋找實習機會和就業途徑,制作一份亮眼的簡歷則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如今有不少沒經驗的“小白”會選擇花錢買模板制作簡歷,甚至花幾萬元來獲取實習經歷,并找人制作簡歷。然而,你知道“代寫簡歷”“實習培訓”中有多少雷區嗎?

            陷阱1 給了好評才能拿回簡歷

            目前網上有不少有關于制作簡歷的經驗分享文章,甚至有專門從事簡歷代寫業務的職業。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除了知名招聘平臺,一些電商平臺上都有此業務,代寫簡歷的價格從5元到幾百元不等。

            基本操作流程是買家先付款,填寫信息表后和對方的人力資源師溝通,完成簡歷滿意后確認收貨。如果是“專業服務”“加急服務”,會超過百元。

            但記者瀏覽某平臺買家評論發現,人力資源師專業性真偽難辨。有買家表示,確認付費,拿到簡歷后才發現有很多錯別字。還有人反映,賣家全程無溝通,后續修改跟不上,最終拿到的簡歷就是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產品,沒有感受到“定制”。

            還有人向記者反映,“不滿意還不能說。”如果不給好評外加截圖給商家,自己的電子版簡歷就拿不到,此外還可能存在簡歷信息泄露的問題。

            陷阱2 模擬項目上求職時“不靈”

            還有一種專門針對大型互聯網企業的咨詢培訓公司,他們的服務更“專業”也更昂貴。

            正忙于畢業論文的小玉看到該公司工作人員經常在朋友圈發一些名企項目,如入口頁功能優化、用戶增長策劃、音樂運營營銷策劃、內容呈現和功能優化、熱點IP拉新活動策劃等,并稱“可以寫進求職者簡歷”。小玉告訴北青報記者,付了錢就可以將項目經歷寫在簡歷里,不需要等著項目完成。

            記者從該公司的微信公號文章看到,“公司致力于幫助大學生拿到互聯網公司錄取通知,是提供實習資訊、求職干貨、職業輔導的職前教育平臺。”

            記者咨詢了該平臺一位求職規劃師,她介紹道,一個項目包括18小時課程+5周實踐經驗,會有在職的知名互聯網公司高級產品或者運營經理直播授課,也會針對簡歷的制作和筆試、面試做相應指導。

            她也表示價位不同服務不同,5480元獲得的是項目經歷并贈送實習內推,7980元才是標準版,除項目經歷外,還包括簡歷編排、精修,筆試和面試一對一的輔導。

            互聯網行業業內人士陳先生告訴記者,平臺上所謂“學到了運營相關的邏輯和法則”實用性不高,比如轉化500條客戶,有多少是有用的,是否是精準用戶,用了什么方法、渠道,最終的轉化率又是多少?“平臺無非就是告訴你一些基礎的運營工作流程和面試應對方法,沒必要花大價錢去上這種培訓課。”

            陳先生認為,模擬項目和實際操作是有很大區別的,也許可以學到一些方法,但是求職時很難得到公司的認可。

            陷阱3 廣告中“offer”表述存在誤導

            北青報記者發現,上述公司還有另一項服務,即能跳過網申、筆試、面試環節,獲得直接與互聯網企業部門負責人單獨面試的機會。有39800元和49800元兩種價位,二者的特點是“確保拿到錄用通知,拿不到會退費”,兩種價位對應的公司級別不同。

            當記者詢問名企的項目經歷是不是要進入企業真正參與操作時,該規劃師又解釋說,項目并不是真實存在于相關公司里,而是在線模擬生成的,所以更不可能拿到相應的實習證明。“實習offer是指學生畢業前的實習,和入職后的實習期是不同的概念。”

            原來,宣傳海報中的“offer”其實指的是“實習offer”,并不是指拿到了公司的“入職offer”,“我們做的是幫你補足實習經驗,并不是說花錢買一份工作。”

            陳先生認為,該平臺所謂的項目經歷只是個培訓,含金量并不高。特別是對于應屆生來說,簡歷上雖然寫著有名企項目經歷,但對于一些項目數據,如果回答是模擬的,可信度就大打折扣了。廣告中的宣傳噱頭味更重,而且容易誤導求職者,讓人以為擁有了這個項目經歷就可以入職大企業。

            律師解讀

            代寫簡歷有風險

            買賣都需謹慎

            北京嘉善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常亮律師分析道,求職市場的激烈競爭催生出“代寫簡歷”服務,目前我國對代寫簡歷這類服務沒有明確的歸類和劃分,主要由能夠從事人力資源服務的咨詢管理公司以咨詢服務的形式提供。

            如果不具備相應人力資源服務的公司提供該類服務的,根據我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規定,超出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或者經營方式從事經營活動的,視其情節輕重,予以警告、沒收非法所得以及罰款。同時違反國家其他有關規定從事非法經營情節嚴重的,將面臨被吊銷營業執照的可能。

            同時,一些網上店鋪提供個人一級職業資格證書并不能證明其具備“代寫簡歷”服務的資質。在我國人社部職業技能鑒定目錄清單的技能人員職業資格中,確實有人力資源服務人員的認定標準。但一般考取該證書的都是準備從事企業管理或正在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代寫簡歷”不是他們的業務范圍。

            從事“代寫簡歷”服務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商家將面臨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吊銷營業執照等行政處罰;或拘役、有期徒刑等刑事處對于買家而言,找人代寫也面臨風險。

            首先,商家可能在從事“代寫簡歷”的過程中,將收集的求職者個人信息泄露(出售或提供)給他人,為了更好地保護個人信息,要盡可能減少信息泄露所帶來的風險,在對外提供個人信息的事情上應當保持謹慎的態度。

            其次,“代寫簡歷”可能造成高額的金錢損失,不規范的服務會讓“定制簡歷”效果大打折扣。

            最后,“代寫簡歷”下的信息造假是一種誠信欺詐。

            從某種意義上講,求職簡歷既是一份身份和實力證明,更是一份“誠信證明”。在信用為本、信息互通的時代,使用假簡歷,求職者面臨的不僅是失去心愛的工作,更可能面臨進入“求職黑名單”的風險。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