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97個藥品談判成功!“靈魂砍價”將為患者省多少?

            2019-11-29 10:24:4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29日電(記者 張尼)“4.4元的話,這樣吧,4太多,中國人覺得難聽,再降4分錢,4.36,行不行?”28日,一段醫保局專家與藥企代表談判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引發熱議,被媒體稱作“靈魂砍價”。

              當天,2019年國家醫保談判準入藥品名單公布,97個藥品談判成功,全部納入目錄乙類藥品范圍。有藥企直言不諱:已經給出全球最低價!

              歷史新高:97個藥品談判成功! 

              早在本次談判剛開始時,媒體就給予了高度關注。新増談判藥品數量和談判藥品總量均創下了歷史新高,共計150個。

              這其中,在醫保藥品目錄常規準入階段,由專家評審、投票遴選提出了128個談判藥品備選名單,經向企業確認談判意向,最終確定119個藥品作為新增談判品種。

              此外,2017年談判準入的藥品中,有31個需要再次談判確定能否續約。

              從談判結果看,150個藥品,共談成97個,全部納入目錄乙類藥品范圍。

              119個新增藥品中有70個談判成功,價格平均降幅為60.7%;三種丙肝治療用藥降幅平均在85%以上;腫瘤、糖尿病等治療用藥的降幅平均在65%左右。

              31個續約藥品中有27個成功,價格平均降幅為26.4%。

              哪些藥品入圍? 

              ——PD-1抗癌藥物、丙肝特效藥首次納入 

              從藥品種類看,此次談判成功的藥品多為近年來新上市且具有較高臨床價值的藥品,涉及癌癥、罕見病、肝炎、糖尿病、耐多藥結核、風濕免疫、心腦血管、消化等10余個臨床治療領域。

              從重點領域看,5個基本藥物全部談判成功,22個抗癌藥、7個罕見病用藥、14個慢性病(含糖尿病、乙肝、風濕性關節炎等)用藥、4個兒童用藥談判成功。

              所有藥品中,最受關注的無疑是抗癌藥。

              作為一款創新的腫瘤免疫治療PD-1抑制劑,信達生物制藥的信迪利單抗(達伯舒)入選新版國家醫保目錄,這也是唯一入圍的PD-1產品。

              而外資醫藥巨頭默沙東與吉列德旗下的艾爾巴韋格拉瑞韋、來迪派韋索磷布韋和索磷布韋維帕他韋三款丙肝藥納入醫保。這是丙肝特效藥首次納入國家醫保,彌補了國家醫保目錄慢性丙型肝炎藥品領域的空白。

              此外,波生坦、麥格司他等藥品的談判成功,使肺動脈高壓、C型尼曼匹克病等罕見病患者擺脫目錄內無藥可治的困境,糖尿病、乙肝、類風濕性關節炎、耐多藥結核、慢性阻塞性肺炎等患者有了更多優質新藥可供選擇。

              患者能省多少錢? 

              ——個人自付比例將降至原來20%以下 

              便宜點,能不能再便宜點?此次談判中,醫保局專家甚至為了幾分錢討價還價。

              “今年我們共有2個新藥談判成功,并有1個續約成功,基本都是全球最低價。”諾華腫瘤(中國)市場準入部負責人鄧閱昕向中新網記者透露。

              這一點也得到了國家醫保局方面的證實。國家醫保局表示,多個全球知名的“貴族藥”開出了“平民價”,進口藥品基本都給出了全球最低價。

              而談判成功后,患者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初步估算,新增的70個藥品降幅為60.7%,如果按照50%的實際報銷比例計算,患者個人自付比例將降至原來的20%以下,個別藥品的自付比例將降至原來的5%。

              續約的27個藥品降幅為26.4%,患者個人自付比例將同步下降。

              續約未成功藥品會否有影響? 

              ——有類似或療效更好的藥物可供替代 

              此次談判中有4個續約藥品未談判成功,如何減輕對相關疾病患者用藥的影響?

              對此,國家醫保局強調,藥品準入談判不預設目標,會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目錄內藥品的續約談判,不成功會對患者用藥的延續性和可及性造成影響。但目錄內基本都有類似或療效更好的藥物可供替代。

              國家醫保局將推動定點醫療機構認真做好用藥銜接工作,按時執行新的藥品目錄并及時做好藥品切換。同時,對短期內仍確需使用原藥品的患者,從制度上考慮給予較短的過渡期,確保患者始終有藥可用。

              另外,對于尚未納入目錄或本次談判不成功未能準入的品種,在綜合考慮臨床需求、醫保基金承受能力、企業降價意愿等因素后,符合條件的將有機會再次納入談判范圍。

              “靈魂砍價”或成常態 藥企:相信以價能換量! 

              首批醫保談判可以回顧到2016年,由原衛計委開展組織,最終談判準入的品種有3個,包括慢性乙肝一線治療藥物GSK替諾福韋酯(韋瑞德)、貝達藥業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藥物埃克替尼(凱美納)和阿斯利康吉非替尼(易瑞沙),3款談判藥品降價幅度分別為67%、54%、55%。

              2017年4月,人社部公布了44個擬談判藥品的名單,經過與相關企業的談判,7月份談判最終名單中36個藥品談判成功,與2016年平均零售價相比,談判藥品的平均降幅達到44%,最高的達到70%。

              2018年6月,國家醫保局會同人社部、國家衛健委、財政部等啟動了目錄外抗癌藥醫保準入專項談判工作。

              經過與企業的談判,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準入談判范圍,與平均零售價相比,談判藥品的支付標準平均降幅達56.7%。

              醫保談判已經形成常態化,而面對這樣的“砍價”大趨勢,國內外藥企表示:對以價換量有信心!

              “能給到中國非常優惠的價格,也是因為公司在中國的市場越來越大,并且看到了中國政府的決心,這些積極的信號都使得總部相信以價能換量。而這次續約的產品,在過去兩年當中的銷量也符合預期。”鄧閱昕強調。(完)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