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庫布其“平臺+插頭”插出光伏治沙新模式

            2019-11-27 10:23:09     來源:光明網

              日前,全國能源信息平臺發布消息,中國光伏電站投資企業2019年綜合排名結果顯示,排名前10的企業當中,位列第3名的中廣核和位列第6名的正泰都在庫布其沙漠億利生態示范區投資建設了光伏電站。

            庫布其“平臺+插頭”插出光伏治沙新模式

              庫布其沙漠億利生態示范區在當地創建了光伏治沙的新模式,并以“平臺+插頭”的合作機制,多年來吸引了多家大型企業到庫布其投資建設,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共建“綠水青山”“金山銀山”。

              億利庫布其生態能源公司為億利集團子公司,在庫布其沙漠規劃建設1000MWp太陽能治沙示范項目,其中光伏治沙900MWp,光熱治沙100MWp,規劃總投資110億元,治沙面積10萬畝。項目成功探索出了“治沙+種植+養殖+發電+扶貧”五位一體的復合生態光伏治沙新模式,在獲取太陽能清潔能源的同時,實現沙漠土地治理改良,從而帶動周邊農牧民脫貧致富,實現“治沙、生態、產業、扶貧”四輪驅動可持續發展。

              “平臺+政策”成功創建光伏治沙新模式

              2011年,億利集團先行規劃建設10MWp光伏項目,并以補貼電價成功并網發電。

            庫布其“平臺+插頭”插出光伏治沙新模式?

              項目充分利用庫布其3180小時的年光照時間和沙漠未利用土地,同時光伏板可以遮光擋風,每年可以減少蒸發量800mm,可降低風速1.5m/s,并且板下、板間可種植甘草、苜蓿、沙米、打沙旺等植物,微噴、滲灌等節水技術的應用最大程度上節約了地下水資源,比常規沙漠種植及灌溉模式節約用水90%以上,提高植物存活率30%。防風、固沙、儲水良性循環,助土地由黃沙變為良田,實現了土地增值。開創了“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板間養殖、治沙改土、產業扶貧”的生態光伏模式。

              “2018年,我們一次性獲批600MWp光伏治沙指標。這標志著國家能源局、自治區政府對億利已建成的光伏治沙項目建設效果的肯定,也是對庫布其創新推廣‘平臺+插頭’和‘光伏+’模式的認可。”億利庫布其生態光伏電站站長田俊廷表示。

              “平臺+資本”讓光伏治沙獲得“新引擎”

              “筑巢引鳳棲,花開蝶自來。”億利集團依托企業的雄厚實力與發展平臺,先后引進浙江正泰、中廣核等國內知名企業進行合作,采取“合伙經營、利潤分成”的合作模式共同實施光伏治沙項目建設,光伏治沙獲得了“新引擎”,駛上了快車道。

              2012年,100MWp生態光伏成功并網發電,2016年6月,200MWp生態光伏成功并網發電,光伏治沙產業迅速發展。截至目前,生態光伏項目區建成并網發電510兆瓦,年發電9億千瓦時,成為全國最大的地面連片治沙光伏基地。

              “平臺+技術”提升光伏治沙核心競爭力

              技術創新是庫布其治沙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為此,億利集團先后與澳大利亞聯邦科學院、美國摩根太陽能、西安隆基、陜西科林、同景新能源等光伏光熱技術研發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儲備應用了高倍聚光、PERC雙面組件、單軸跟蹤、雙軸跟蹤等7種“領跑者計劃”技術和設備,并已開始逐步規模化。

            庫布其“平臺+插頭”插出光伏治沙新模式

              “根據觀察數據,單軸、雙軸跟蹤系統比常規發電系統發電量高約4.5%,單晶雙面的綜合效率比傳統組件提高45%以上。”億利生態光伏電站工程師杜洪光介紹。

              同時,億利通過運用前沿高新技術和科學、智慧化運營管理,有力地提升了光伏發電效率。這些先進技術在庫布其光伏治沙項目中的成功運用,使光伏電站建設成本下降,逐步推動平價上網,將國家新能源戰略早日落地。

              “平臺+貧困戶”讓光伏治沙惠及民生

              56歲的楊鳳祥是獨貴塔拉鎮杭錦淖爾村農民,家里的土地鹽堿化嚴重,莊稼難以生長,養殖的牲畜無路銷售,每年除了政府補貼外再無其他收入,被列為貧困戶。2018年3月,他參與了生態光伏項目。“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板間養殖”,他種植了100畝玉米和20畝苜蓿,雞鴨鵝和山羊養了大幾百只。“今年雞鴨鵝大概能達到3000-5000只,年收入超過十萬,還計劃再增加點養殖的種類。”楊鳳祥滿懷信心。

              項目建設過程中,周邊農牧民通過土地租用、參與光伏組件和設備安裝工程獲得收入,幫扶貧困戶800余戶,帶動1000多人脫貧,人均增收10000元。

              自光伏項目投運以來,億利集團全面啟動“光伏組件清洗+板下種植養護+板下養殖”精準扶貧工程,每年投入近200萬元,對杭錦旗獨貴塔拉鎮農牧民、貧困戶開展扶貧,持續幫扶57戶貧困戶,每個貧困戶平均承包4-8兆瓦組件清洗和板下種植,每兆瓦1500-2000元,每年清洗4次,平均每戶可增收3.2萬元,實現精準脫貧。目前庫布其的光伏扶貧模式已經輸出到河北、新疆等地。

              據悉,未來3至5年,億利集團將充分利用庫布其沙漠太陽能資源豐富、未利用土地資源和電力消納、基礎設施、生態修復、先進技術等優勢,在庫布其沙漠全力打造10GWp現代能源基地。義軒

            [ 責編:肖春芳 ]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