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扎下根才能結碩果(中國道路中國夢?奮戰在基層一線(25))

            2019-11-26 09:12: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18年,我來到吉林省長白縣加入駐村幫扶隊伍。在扶貧一線的工作經歷使我深刻認識到,駐村幫扶要想真正取得扶貧實效,就務必扎下去、干出來,這樣才能開出花朵、結出果實。

              生活扎根才能找到工作突破口。駐村干部只有尊重當地生活習俗,會說農家話、會干農家活,才能打開工作局面。我所在的地方位于吉林省東南部,一年有6個多月的時間都是高寒,當地人有火炕取暖的習慣。駐村工作隊主動向群眾學習搭火架、燒土炕。一到傍晚時分,溫暖的火炕就變成嘮嗑的地方,“政府補助怎么發放”“村南口的路燈還沒有安上”……鄉親們你一言我一語,言語間了解了村情,宣傳了政策,幫扶工作就有了方向。

              黨建扎根才能找到工作側重點。當地農忙、農閑時節分明,黨建工作必須適時切換工作重點。農忙時期,我們就把工作重心放在激勵黨員干部在農業勞作上發揮模范先鋒作用,帶頭實干樹立標桿,幫扶“老弱病殘”貧困戶搶種搶收。到了農閑時節,我們的工作重心就轉移到提升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民技能培訓和壯大黨員隊伍上來,鼓勵當地黨員干部帶領群眾做好公共設施改造,聘請農業科技專家來貧困村“傳經送寶”,向農民講授科學種養知識。

              產業扎根才能找到工作發力點。在扶貧期間,駐村工作隊圍繞“推動扶貧產業扎根”這一中心,抓住當地適合種養高品質菌類、參類這一特點,開展了一系列產業扶貧工作。專家指導選產業,第一書記做代言,商標注冊創品牌,企業直購保銷路……為了讓致富的種子真正在當地生根,駐村工作隊積極探索“授之以漁”式的產業人才培養模式,幫助當地扶培專業人才,多儲后備力量,壯大人才隊伍。

              文化扎根才能找到工作增長點。扶貧不僅要“扶物質”,也要“扶精神”。“扶精神”的關鍵在于“興文化”。當地文化資源豐富,敲鑼打鼓扭秧歌是當地群眾一直傳承的文化習俗,但傳統的鑼鼓技藝傳承保護不容樂觀。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工作隊一方面協助村部修建文化廣場、培養文藝骨干,舉辦民俗文化節,幫助當地群眾留住文化根脈,另一方面籌劃民俗旅游項目、文化創意產業,挖掘優化文化資源的經濟價值。工作隊還幫助村部建起農村書屋、閱覽室等設施,成為當地群眾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距離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越來越近,駐村幫扶工作更需扎下根、沉下心,踏踏實實做出實績、取得實效。扎根基層、扎實推進,我們就一定能夠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作者為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駐村工作隊隊員)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26日 05 版)

            (責編:喬雪峰、呂騫)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