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信自主研發的首批彩色超聲診斷儀產品獲得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國家醫療器械注冊證,填補了山東省在超聲領域的產業空白。借助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CAS)和彩色超聲產品,中國企業正不斷突破外資對高端醫療影像設備的壟斷局面。
據了解,從2011年起,海信就開始進行超聲方向的技術儲備。2016年8月,海信又組建核心技術團隊,向超聲技術發起挑戰。在經歷了3年多研發,解決了上千個技術問題之后,又經過9個月近千余項嚴格測試后,首款超聲診斷儀才終于成功獲得國家醫療器械注冊證。
海信彩色超聲產品目前已經提交30多項發明專利申請,海信醫療也是山東省目前唯一一家擁有超聲自主研發能力的團隊和自主知識產權的超聲診斷儀產品的企業。
一直以來,彩色超聲儀高端醫療影像設備受技術壁壘高、前期投入大、回報周期長等因素影響,使得國內市場70%以上的份額都被國外品牌占據。海信智能科技集團副總裁、醫療設備公司首席科學家楊文琳表示,海信推出的彩色超聲產品,填補了山東省在彩色超聲領域的產業空白,將助力國產醫療設備崛起,不斷打破外資企業對高端醫療設備產品的壟斷,促進高端醫療影像設備的國產化。
今年10月,在第82屆CMEF(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上,海信首次展出了這款產品,據了解,海信第一款彩色超聲產品將于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永文)
[ 責編:肖春芳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