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1日訊(記者李萬祥)從司法部獲悉:我國涉外法律服務業務不斷拓展,法律服務業對外開放有序推進,服務質量逐步提升,為維護我國公民、法人在海外正當權益、促進對外開放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國律師事務所在境外設立了126家分支機構,2018年共辦理各類法律事務3.2萬多件。
今年司法部制定出臺《律師事務所境外分支機構備案管理規定》,加強對律師事務所設立境外分支機構的引導和規范管理。據了解,近年來,我國律師積極適應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需要,主動作為,高效服務,積極參與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涉外知識產權爭議、境外投融資等法律事務,努力為我國企業“走出去”、“一帶一路”、自貿區建設提供法律服務。據統計,2018年,國內律師共辦理涉外法律事務近12.7萬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認真嚴格履行WTO承諾,積極推動法律服務領域的對外開放,外國律師事務所駐華代表處發展迅速。目前,共有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236家律師事務所在華設立了306家代表機構,分布在全國11個省(市)。
此外,實施內地對港澳法律服務領域開放政策取得顯著成效。自2003年內地與港澳特區政府簽署CEPA以來,每年進行一輪談判,內地陸續出臺了26項對港澳法律服務業的開放措施。
這些年,司法部采取措施加大涉外律師人才培養力度,努力提升我國律師隊伍的國際競爭力。2018年4月以來,司法部積極開展涉外律師人才庫建設,編印《全國千名涉外律師人才名冊》,共收錄985名優秀涉外律師相關信息,涵蓋國際經濟合作、國際貿易、海商海事、金融與資本市場、跨國犯罪追逃追贓、跨境投資、民商事訴訟與仲裁、能源與基礎設施、知識產權及信息安全等9個涉外法律服務領域,供各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在選聘涉外律師時參考。目前,已有633名優秀涉外律師進入全國律協人才庫,已組織七批共334名律師先后赴德國、西班牙、美國、英國等國家學習交流。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