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動態獎勵、建設分紅、月入數萬?這些偽“區塊鏈”騙局要當心!最近這段時間,有一個詞兒是特別的火:區塊鏈。但很多人都是一說都知道,一問卻不明白。真正擁有技術的不到百分之十,多數企業是在借勢或者造勢,有的甚至玩起了各種騙術。記者在網上搜索“區塊鏈”三個字,就會看到有區塊鏈項目火爆開啟、區塊鏈錢包開發等推介。(11月20日央視網)
區塊鏈是一項非常新的技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追溯等優點,可以在金融、信用、貿易、公共服務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區塊鏈的優勢非常明顯,在很多領域都有顛覆性效果,給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帶來巨大改變,因此很多國家都在研究區塊鏈技術,我國亦將高度重視區塊鏈的發展。在資本和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區塊鏈一夜爆紅,成為全民皆知的高大上技術,可也引起騙子的注意,將其包裝起來,做為騙人圈錢的工具。
區塊鏈是一種底層技術,其真實的應用場景,主要是與其它技術相融合,催生出更多、更先進的技術應用,更適合在企業范圍內應用。區塊鏈真正發展到消費層面的應用,也已經被重新塑造、包裝過了,普通消費者根本察覺不出來,就如同很少有人懂得手機操作系統,但不妨礙大家使用智能手機。因此,普通用戶不必太執著于區塊鏈技術,靜待技術的發展、成熟應用即可。
現在很多人把區塊鏈視為數字貨幣,進行瘋狂的炒作,試圖通過“炒幣”暴富,也有很多公司蹭熱點,推出各種數字貨幣,這就是搞錯了方向,誤解了區塊鏈的真實價值。還有一些騙子,看中數字貨幣的賺錢效應,推出各種五花八門的數字貨幣項目,將區塊鏈概念和金融知識、貨幣知識混淆在一起,把“區塊鏈”變成了“圈錢鏈”,趁機混水摸魚,普通百姓根本難以分辨,很容易上當受騙。
區塊鏈最初是依托比特幣出現,由此掀起“炒幣”熱潮,但比特幣只是區塊鏈初期技術,數字貨幣并不等于區塊鏈,只是一個相對成熟的應用罷了。目前,除了偽“區塊鏈”應用外,危害最嚴重的亂象就出現在數字貨幣上,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眼下能夠監測到的歸零幣或空氣幣達到755種,傳銷幣102種。一旦用戶為了暴富,不慎投資了這些毫無價值的“數字貨幣”,最終就會被當成“韭菜”收割,甚至會傾家蕩產。
盡管這幾年為了遏制圈錢行為,針對數字貨幣炒作、濫發幣、傳銷詐騙的監管從未放松,但由于區塊鏈技術太過前沿,概念復雜程度很高,應用尚處于探索階段,在法律上仍處于空白狀態,監管需要與時俱進,盡快探尋區塊鏈的監管模式。同時,大家要小心謹慎,不要輕易被暴富神話誘惑了,對于那些打著月入數萬、一夜暴富的偽應用、“炒幣”等,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為了發財夢而盲目跟隨,免得最后雞飛蛋打。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