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金融反腐罕見通報!工行上海分行原行長被指“人生觀嚴重扭曲”
通報屢現罕見表述
中央紀委通報指出:
顧國明身為中管金融企業黨員領導干部,理想信念崩塌,黨性修養缺失,毫無敬畏之心,人生觀嚴重扭曲,價值觀極度物化,把國家托付管理的金融資源當做交易籌碼,與不法商人沆瀣一氣,相互利用,甘于被“圍獵”,涉嫌受賄犯罪,數額特別巨大,且在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知止,性質十分嚴重,影響十分惡劣,嚴重損害黨和國家利益,應予嚴肅處理。
政知道檢索中央紀委網站發現,直指落馬官員干部“人生觀嚴重扭曲”這樣的措辭,在金融系統中僅顧國明一例。將視角放大至其他系統,也只有浙江省農發集團原黨委委員翁云翔曾被如此定性。此外,“價值觀極度物化”也只被用在顧國明一人身上。
事實上,不僅雙開通報,顧國明落馬被查的通報同樣“不尋常”。
今年6月,中央紀委網站發布消息稱,“工商銀行上海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顧國明個人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政知道盤點梳理過很多落馬官員,其通報中大多直接闡明“涉嫌違紀違法”,在此之前加上“個人”這一表述的十分罕見。
梳理中央紀委網站,落馬官員被指“個人涉嫌違紀違法”的還有兩人。一個是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桑自國,另一個是賴小民。
道德敗壞、生活腐化
顧國明是金融專業科班出身,其簡歷不可謂不漂亮。
簡歷顯示,顧國明是上海本地人,今年52歲。1989年7月至1999年7月,顧國明歷任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國際業務部科員、資金科副科長、資金科科長、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上海巴黎國際銀行董事、常務副總經理;1999年7月至2002年6月,歷任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國際業務處代處長、處長,國際業務部總經理;2002年6月至2015年8月,任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2015年8月至2019年6月,任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黨委書記、行長。
此前報道顯示,顧國明還曾被評為“2018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重要貢獻人物”。但這名表面光鮮的金融“明星”,卻背離初心,違紀違法,甚至與他人串供、隱匿財物、銷毀證據,對抗組織審查。
中央紀委通報還指出:
顧國明嚴重違反政治紀律,與他人串供、隱匿財物、銷毀證據,對抗組織審查;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廉潔紀律,違規出入私人會所,違規接受他人為其高爾夫球會員卡充值,違規收受貴重禮品、禮金,無償借用管理服務對象住房和車輛,違規從事營利性活動,利用職權為親友謀取私利;嚴重違反組織紀律、在干部選拔任用過程中,為關系人“量身定做”選拔任用方案;嚴重違反生活紀律,道德敗壞,生活腐化;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巨額財物。
通報中顧國明被指“道德敗壞,生活腐化”,政知道(微信ID:uolitics)注意到《南方都市報》刊發網文披露,“在網上可搜索到大量‘顧國明主動招供多名女下屬被自己潛規則’的消息,但并無官方對此事的調查和結論,而此次雙開通報中稱顧國明‘生活腐化’,可以一窺端倪。”
在顧國明落馬前不久,工商銀行重慶市分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謝明被查,離其退休已過去一年多時間。
派駐紀檢監察組透露調查細節
談及不斷加碼的金融反腐,有必要提及一個制度層面的背景。
去年年底,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出席深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派駐機構改革動員部署會。部署會上明確,將向中管金融企業派駐紀檢監察組,這是紀檢監察系統一項重大改革動作。另外,今年初召開的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中提到,要加大金融領域反腐力度。
顧國明被查后,工商銀行召開警示教育大會,謝明、顧國明兩人被作為典型案例通報。《中國紀檢監察報》就此刊文指出,伴隨著中管金融企業派駐機構改革的深化,駐中管金融企業紀檢監察組發揮“派”的權威、“駐”的優勢,與地方紀委監委協作配合,金融領域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進一步加強,為深入開展金融領域反腐、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提供了重要的組織制度保障。這篇文章的標題為“金融領域反腐力度加大的背后:中管金融企業派駐機構強化與地方紀委監委協作配合”。
上述文章披露,駐工商銀行紀檢監察組分別與重慶市紀委監委、上海市紀委監委聯合開展對謝明、顧國明案的審查調查工作,先后抽調紀檢、信貸、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多名業務骨干協助做好賬戶資金流向分析、貸款合規性審查等工作,提高取證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金融領域各方面監督正進一步貫通起來,駐工商銀行紀檢監察組針對案件暴露出的漏洞查漏補缺,通過“制度+科技”強化對權力的制約,重點監督領導干部與企業保持“親”“清”關系,做到與信貸企業零物質往來,避免被腐蝕和“圍獵”。
政知道梳理發現,工商銀行今年6月正式印發派駐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派駐改革不僅僅是總行層面的改革,更是全行紀檢條線體制機制的戰略重構,要求上下貫通、整體推進。6月6日,顧國明被查的消息被披露。
責任編輯:趙慧芳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