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郭夏:開放創新“金磚+” 命運與共亞非拉

            2019-11-19 13:00:45     來源:中國經濟網

              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特約評論員、評論理論頻道專欄作者郭夏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開放創新方略為金磚國家命運共同體攜手打造第二個“金色十年”指明了方向。金磚國家命運共同體的開放創新使命,還包括通過“金磚+”平臺帶動更多的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共同創新發展。

              11月1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巴西利亞會晤公開會議上發表題為《攜手努力共譜合作新篇章》的重要講話,并指出金磚國家要謀求開放創新的發展前景。

              開放意味著金磚國家應該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積極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提升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和影響力。創新則是要深入推進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在貿易和投資、數字經濟、互聯互通等領域不斷打造合作成果,助力五國經濟發展,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習近平提出的開放創新方略為金磚國家命運共同體攜手打造第二個“金色十年”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在講話中闡述了金磚國家命運共同體面向未來開放創新的重大使命。他強調,環顧全球,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為各國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更多機遇。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勢頭不可逆轉,為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注入強勁動力。習近平指出,金磚國家應該順應時代潮流,回應人民呼聲,展現應有的責任擔當,在追求發展道路上矢志不移,在團結合作歷程中攜手奮進,為人民謀幸福,為世界謀發展。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以創新驅動為主導的新生經濟時代。無論是西方發達國家,還是作為新興經濟體的金磚國家和有待發展的欠發達國家,創新都將成為改變國家命運的主旋律。在最近公布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金磚國家的創新指數排序依次是中國第15位、印度第26位、俄羅斯第27位、巴西第28位、南非第36位。金磚國家要實現金色發展,就必須發揮自身優勢,在科技創新、管理創新、觀念創新和配套創新上瞄準發達國家,力爭彎道超車,實現后來居上。

              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和新開發銀行都應當成為促進金磚國家開放創新的新生力量。金磚國家在貿易和投資、數字經濟和互聯互通領域的精誠合作,本身就是超越國家宏觀經濟范疇的全球宇觀經濟創新。加速實現金磚國家間的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是促進世界貿易體系變革和跨國投資進步的創新探索。金磚國家間的跨境電子商務和數字貨幣結算,都是可以實現創新崛起的前沿領域。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為全球經濟特別是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經濟的創新發展提供了互聯互通的基礎服務,金磚國家理應成為推進“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力量。金磚國家還應當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在航天、核能、網信等高科技領域加強創新合作。

              金磚國家命運共同體的開放創新使命,還包括通過“金磚+”平臺帶動更多的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共同創新發展。正如習近平所強調的那樣,金磚國家要以“金磚+”合作為平臺,加強同不同文明、不同國家的交流對話,讓金磚的朋友圈越來越大,伙伴網越來越廣。

              未來,中國將和其他金磚國家密切合作:落實中非合作論壇成果,共筑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加強同拉美地區合作,努力構建攜手共進的中拉命運共同體;深化亞太伙伴關系,致力于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增長、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亞太命運共同體。在開放創新引領下,命運與共的金色亞非拉必將熠熠生輝。

              (郭夏:新生經濟學創始人,《解碼經濟――新生經濟學導論》作者,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特約評論員、評論理論頻道專欄作者)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評論:以創新合作提升金磚國家競爭力

              中國智慧為“金磚”合作添成色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