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50歲辭職賣湯圓 三全陳澤民的兩次創業路

            2019-11-13 19:18:51     來源:光明網

              很多人都吃過三元的湯圓、水餃,可你知道三元的老板是50歲才辭職創業做湯圓嗎?知道他74歲再次又創業搞地熱嗎?他到底要折騰什么?

              在11月13日搜狐舉辦的2019年搜狐財經峰會上,三全集團創始人、萬江集團董事長、改革開放40年百名杰出民營企業家陳澤民,以“老創客,新征程”為主題,分享了他兩次創業的故事。

            50歲辭職賣湯圓 三全陳澤民的兩次創業路

              50歲辭職醫院院長 開二手面包全國推銷湯圓

              中國有句古話叫大器晚成,宗慶后42歲創辦娃哈哈,任正非44歲創辦華為,而陳澤民近50歲從公立醫院院長辭職創辦三全。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

              “1965畢業,我自告奮勇到四川三去支援三縣醫院做外科醫生,為什么要說這個歷史,我就是在四川學會了做湯圓。”陳澤民回憶。

            50歲辭職賣湯圓 三全陳澤民的兩次創業路?

              1989年,他發明了中國第一顆速凍湯圓,申請了速凍湯圓的發明專利和速凍湯圓外形包裝的食用新型專利。從此中國速凍食品行業拉開了帷幕。

              “1992年我正好50歲的時候,辭去了鄭州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的職務不當醫生了,下海創業賣湯圓了。”陳澤民說,他開著四千塊錢買來的一個二手的面包車,到全國各地去推銷我的產品。

              當時的速凍機很貴,陳澤民就自己動手,買泡沫板、渦輪風機,壓縮機等材料,自己造了中國第一條速凍湯圓生產線。

              “雖然我是個小工廠,從借了一萬五起家,但是產品是我自己的專利產品,發明了速凍湯圓,生意好的不得了。”陳澤民在現場展示了他們公司門口排隊買湯圓的場景,“暴利,那個時候兩塊五一袋,他們拿回去可以賣到三塊、五塊,陜西、山西,帶著錢,開著車到我工廠來排隊買貨,有的還要排好幾天。”

              分享企業發展經驗 產品是基礎、渠道是關鍵

              “2008年公司在深交所主辦上市了,上市了之后不久我就把美國在中國最大的速凍食品企業龍鳳集團全資收購了,從一個人到兩萬人,從一個工廠到現在全國八個工廠,十多年來保持行業第一位,幾乎占有全國三分之一的份額。”

              在現場,陳澤民分享自己的經驗,“一個企業要搞好的話,產品是基礎,渠道是關鍵,品牌是價值,服務是保證,顧客是裁判,質量就是生存,創新就是發展。”

              “我認為當醫生本來不會做生意,結果越是不會做生意,結果我做的越持久,越大。為什么?天天都是想法怎么樣把產品搞好,企業搞好,不要想天天賺錢,結果越不想賺錢,結果越賺錢,結果越不會做生意,結果生意做的越好。”陳澤民說。

              74歲再創業關注地熱能源 賣湯圓的打出國內最深地熱井

              交給年輕管理團隊了之后,陳澤民開始第二次創業。

              “因為我考大學考的是無線電專業,考了半導體發電,但是陰差陽錯給我分到醫學院,沒有辦法學醫,當了一輩子的醫生,那不是我的專業,不是我的愛好。等到我70多歲的時候,不忘初心,重拾舊夢,開始關注。”陳澤民回憶。

            50歲辭職賣湯圓 三全陳澤民的兩次創業路?

              74歲時,他開始了二次創業,成立了“地美特新能源”、“萬江集團”兩家地熱新能源公司。

              “地球能源太多了,用都用不完,火山爆發才導致了地震,你看夏威夷的火山爆發,巴厘島的飛機都飛不過去了。我們把地球多余的一些能量怎么樣來發電,怎么樣利用,代替清潔能源,就是我們研究的方向。”陳澤民說。

              當然,也有不同的聲音,“有人說你賣湯圓怎么搞這個去了,那不是異想天開發瘋嗎?我說就要做點事,為什么的,我都看到了這個清潔能源太好了,不用太可惜了,所以要用清潔能源來改變世界。”陳澤民說。

              2016年,萬江集團正式進軍地熱發電領域。鉆成當時國內第一眼最深的4300米科探1號井,收集了大量的、寶貴的第一手地熱資料。

              “我要打世界最深的地熱井,他們說我發瘋了,在鄭州打這么專業的井,你一個賣湯圓敢在鄭州打這么深的井,我敢干。”陳澤民說。

              不久,陳澤民和團隊研發了專利產品地熱發電集裝箱,“把國外地熱發電所有的設備模塊化、小型化、集約化,把它功能都集中到集裝箱里面在這個工廠里面組裝好,拿到現場一搭好,這個電都出來了,這不是很快了嗎?”陳澤民說,七個月的時間,就把地熱發電搞成功了,2017年7月5日地熱發電成功。

              現如今,萬江集團致力于地熱資源的直接利用,專注于城市清潔能源地熱能集中供暖投資、建設、運營,企業已為12個地區的百姓提供了舒適的地熱能集中供暖服務,先后在業內創造了“陜州模式”、“周口模式”和“尉氏經驗”,在地熱能直接利用,尤其是地熱能集中供暖方面擁有技術積淀和成功經驗。(永文)

            [ 責編:肖春芳 ]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