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國務院再次點名通報!減稅降費為何要強調落實落細

            2019-11-12 23:27:29     來源: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2日訊(記者曾金華)11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發布《關于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發現部分地方和單位落實減稅降費政策不到位典型問題的通報》,公布部分地方和單位落實減稅降費政策不到位、侵蝕減稅降費紅利的典型問題。這是今年7月以來,國務院第二次專門通報落實減稅降費政策不到位典型問題,彰顯出國家落實落細減稅降費、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的決心。

              此次通報問題包括:吉林省長春市有關部門清理規范轉供電環節加價工作不力,推動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向終端用戶傳導工作不到位;江西省高速公路ETC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海南省部分地區天然氣價格調整不及時不到位;重慶市部分地區天然氣價格調整不及時不到位;四川省南充市有關部門清理規范轉供電環節加價工作不力,推動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向終端用戶傳導工作不到位;甘肅省蘭州市有關部門清理規范轉供電環節加價工作不力,推動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向終端用戶傳導工作不到位。

              根據通報,有關地方和單位對督查發現的問題高度重視,已積極采取整改措施,并對涉及失職瀆職、失察失管的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依法依規予以問責。

              相比7月份國辦督查室《關于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口岸部分單位和企業亂收費亂漲價抵消減稅降費效果問題的督查情況通報》,通報范圍由涉及1個省市擴大至6個省市。從具體內容看,通報的情況均為收費方面存在的問題。

              今年我國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關鍵之舉。目前,減稅降費五個方面的具體措施均已出臺和實施,運行平穩有序。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7834億元。從實施情況來看,減稅降費全年減負量將比預計的2萬億元還多一些。

              政策成效如何,既要看數據,更要看企業實際感受。中央一再強調減稅降費要落實落細,體現出對政策實效的重視。在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情況下,減稅降費政策更直接更有效地惠及廣大納稅人、繳費人,穩定了經濟發展預期。調查數據顯示,92.2%的納稅人認為減稅降費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了積極影響,提振了市場主體信心。

              不可忽視的是,個別地方和單位存在落實政策不力、亂收費等問題,導致減稅降費存在“中梗阻”,直接影響了政策效果和企業感受。從這次通報可以看出,由于一些地方和單位的工作不力,減稅降費政策目標的實現受到影響。比如,有的地方未落實相關工作要求,在安排天然氣銷售價格時,未統籌考慮增值稅稅率降低因素,調整天然氣價格不及時不到位,導致降低天然氣增值稅稅率的政策紅利未傳導至終端用戶。

              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企業對繳費負擔的感受更加敏感,這些現象侵蝕減稅降費紅利,危害和影響不小。可以說,一些地方、單位的局部“小賬”獲得滿足,而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經濟增長的全局“大賬”卻受到了嚴重損害。

              當前,一方面,各有關部門要協同配合,繼續密切關注各行業稅費負擔情況,及時研究解決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確保減稅降費措施落實到位。對政策的實施效果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的結果完善有關政策措施,推動減稅降費政策發揮更好的效益。

              另一方面,必須堅決整治落實政策不力、亂收費等問題。進一步加強清理和規范涉企收費,加大督查和監督力度,杜絕變換花樣亂收費,及時查清、解決企業反映問題,堅決斬斷伸向減稅降費紅利的黑手。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實施重在實效,各地方和部門要不折不扣、有力有效落實各項政策,不斷提高企業獲得感,更好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