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10月信貸增速仍在合理區間 年底前后存降準可能

            2019-11-12 15:11:3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昨日,央行發布的10月金融數據顯示,10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6189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185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5470億元,同比少增1671億元;廣義貨幣(M2)余額194.56萬億元,同比增長8.4%,增速與上月末持平;狹義貨幣(M1)余額55.81萬億元,同比增長3.3%,增速比上月末低0.1個百分點,仍在低位徘徊。

              盡管如此,多數專家及分析人士仍然表示,10月新增社融環比減少約1.65萬億元,同比少增1185億元,主要原因是新增人民幣貸款環比季節性回落且低于上年同期,以及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較去年提前收官,信貸增速與當前經濟背景依然處于相匹配的區間里。

              專項債成10月份社融意外減少一大因素

              11月11日,央行發布的10月金融數據顯示,10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6189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185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5470億元,同比少增1671億元;廣義貨幣(M2)余額194.56萬億元,同比增長8.4%,增速與上月末持平;狹義貨幣(M1)余額55.81萬億元,同比增長3.3%,增速比上月末低0.1個百分點,仍在低位徘徊。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10月M2增速維持平穩,M1增速仍在3.3%的低位徘徊,印證了當前信用端需求不足,M2增速相對平穩則體現了當前貨幣政策在流動性供給端相對穩健的調控策略。

              “近期,M2增速保持穩定,且處于略高于名義GDP增速(前三季度為7.9%)的適度水平。”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一方面,近期房地產調控加碼,居民存款轉化為房企活期存款的增速較低;另一方面,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實體經濟活躍度不足,也是M1增速偏弱的重要原因。

              當前為助力經濟企穩,一系列逆周期調節措施落地。連平認為,發力逆周期調節更應針對信用端。當前流動性壓力并不十分顯著,物價呈結構性分化趨勢,信用創造受信用需求制約,過度增加流動性供給反而可能增加“資產荒”風險。

              “降低企業負擔、增加企業盈利預期、提升再投資意愿和融資需求等信用端的刺激政策在未來一段時間的邊際效果可能優于單純地偏松調節貨幣政策‘變量’。”連平表示,考慮到經濟下行壓力,適當提升M2增速,壓低貨幣市場資金利率水平,也有利于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刺激銀行信貸投放意愿,同時引導LPR利率進一步走低。

              在市場分析人士看來,10月信貸增量回落,季節性特征明顯。連平認為,10月信貸增量受假期季節性擾動較為明顯,波動性較強,增量低于預期并不應十分意外;王青也表示,10月社融、信貸數據環比大幅回落,符合季節性特征,但同比增速略遜于預期。

              中信證券研究部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認為,專項債同比少增(同比少1068億元)對社融(同比少1185億元)影響較大,同時10月非銀貸款項新增較多(增1123億元)也造成了信貸相較社融數值更多。在排除專項債因素后,社融增量同去年基本持平,但增量依舊顯示不足。“四季度專項債發行計劃仍然值得關注。”

              逆周期調整仍將加碼降準空間仍存

              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低于市場預期。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表示,人民幣貸款低于預期主要受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拖累。從季節性來看,上一季度末信貸沖量后,下季度初往往出現回落,而與往年同期相比,今年10月數據實際上仍屬偏強。

              王青表示,10月居民中長期貸款表現相對穩定,環比少增1356億元,同比少增143億元。結合居民短貸來看,當月居民貸款環比少增3340億元,同比少增1426億元,與當前房地產市場降溫態勢相一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0月新增企業中長期貸款環比雖季節性下降,但同比多增787億元,延續了自8月以來的同比多增局面,進一步印證了金融機構加大對制造業支持正在取得實際效果。

              展望未來,王青認為,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預計11月20日1年期LPR報價將恢復小幅下行態勢,年底前后仍存在降準可能。此外,針對制造業、基建領域,以及民營、小微企業的定向滴灌政策還會持續發力。四季度TMLF(定向中期借貸便利)出現延期,但最終缺席的可能性不大。年底前M2、社融和信貸增速仍有望上行。

              長江證券宏觀固收首席分析師趙偉則表示,年內社融存量增速仍有回落壓力。年底財政收支平衡壓力上升、地產融資持續收縮,以及非標到期規模上升,均對社融形成制約,但基數因素會對存量增速形成一定支持。此外,明年專項債是否提前到今年發行,也可能對社融數據產生影響。

              另外,央行近期已經連續十幾天暫停逆回購,對于連續暫停逆回購的原因,民生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袁雅珵認為,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資金面擾動較少;二是上月末財政支出投放補水;三是逆回購到期較少,此外11月5日雖有4035億元MLF到期,但央行已基本全額續作;四是政府債券繳款影響較小。總體而言,流動性總量處于較高水平,央行暫無投放逆回購的必要。

              12月6日將有1875億元MLF到期,央行是否會進行續作,并且如同近期操作時下調MLF操作利率?

              “考慮到當前經濟形勢以及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需要,MLF續作可能性較大,但考慮到當前通脹環境和房地產調控進程,本輪貨幣政策放松步伐循序漸進,央行仍然堅持穩健貨幣政策基調,可能不會在短期內多次下調MLF利率。”袁雅珵談道。

              不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目前MLF利率仍處歷史較高水平,降幅空間仍然較大,未來還可能下調MLF利率,應對內外部風險,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穩就業、穩經濟增長。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