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2日訊今日,《2019中國進口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會暨2019中國進口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辦。報告指出,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進口發展十分迅猛。1950年中國進口總額只有5.83億美元,2018年大約是2001年的9倍,大約是1979年的136倍,大約是1950年的3663倍。
發布會上,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國家進口研究中心主任魏浩發布了該報告。報告發現,中國汽車產品進口規模從2001年的42.1億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755.3億美元,2017年進口規模是2001年的18倍左右,年均增長率為18.51%;中國高端裝備產品進口規模從2007年的1550.59億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3251.87億美元,2017年是2007年的2.10倍;中國高技術產品整體進口規模從2001年的736億美元增長到2017年的6219億美元,增長了7.5倍,年均增長率為13.38%;中國科技生活商品進口規模由2001年的41.5億美元增長至2017年的278億美元,2017年約為2001年的6.7倍;中國品質生活消費品進口規模由2001年的26.5美元增長至2017年的300.8億美元,2017年大約為2001年的11.35倍;中國跨境電商進口交易額從2000年的2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9000億元;中國從美國進口規模以年均11.62%的速度快速增長,從1992年的89.01億美元上升到2018年的1550.96億美元,2018年的進口規模是1992年的18倍左右;中國從德國進口規模從2001年的137.72億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1063.3億美元,2018年是2001年的近8倍,年均增長12.78%。
報告指出,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著眼于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以進口博覽會為平臺的產品市場開放,是中國的主動開放,也是中國掌握主動權的開放,更是高質量的開放,必將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報告提出,為了進一步做好主動擴大進口工作,今后我國應當在如下方面重點發力:持續辦好進口博覽會,為中國進口發展提供高水平的國際公共平臺;大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為中國進口發展開辟新局面;加快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為中國進口發展拓展新路徑;不斷深化多雙邊合作,為中國進口發展創造新的增長點;大力促進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為中國進口發展提供新動力;切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中國進口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加快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為中國進口發展提供金融支持;推動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激發積極擴大進口潛力。
本次發布會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指導,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光明智庫和光明網聯合主辦。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