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雙11”新玩法 直播帶貨成“爆款”

            2019-11-12 04:31:13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雙11”新玩法 直播帶貨成“爆款”

            大屏幕顯示1分36秒阿里巴巴平臺上的成交額沖破100億元人民幣 供圖/新華社大屏幕顯示1分36秒阿里巴巴平臺上的成交額沖破100億元人民幣 供圖/新華社

            “雙11”期間,河北清河某羊絨服飾旗艦店主播在直播講解羊絨大衣 供圖/新華社“雙11”期間,河北清河某羊絨服飾旗艦店主播在直播講解羊絨大衣 供圖/新華社

            11日,蘇寧雨花物流中心內,工作人員忙著揀貨、發貨 供圖/視覺中國11日,蘇寧雨花物流中心內,工作人員忙著揀貨、發貨 供圖/視覺中國

              一年一度的購物節“雙11”再度落下帷幕。不少消費者踩著零點的“鐘聲”搶購,包括5G手機、高端家電、服飾等都是熱門品類。和以往不同的是,“直播帶貨”火了,天貓平臺一半的商家都通過直播這種新方式增加了銷售額。

              下沉市場貢獻大

              今年,天貓“雙11”僅用14小時21分27秒,成交額就突破了2000億,比去年用時少了8個小時,展現出新消費的澎湃力量。

              天貓相關人士表示,下沉市場的爆發,是今年天貓“雙11”再創新紀錄的重要動力。重裝升級的聚劃算,通過定制款貨品的供給,深度觸達下沉市場。

              天貓“雙11”前兩個小時,聚劃算“千萬爆款團”誕生了216個銷售破十萬件的爆品,超7000個百萬單品、576個千萬單品。iPhone11、華為Mate?30?Pro等最熱門的手機,也都有超過一半訂單來自下沉市場。

              作為下沉市場的占有者,拼多多則以“低價”作為關鍵詞。今年“雙11”,拼多多對2萬種品類補貼,包括3C類的蘋果、華為、小米以及大量農產品,甚至還有“五菱宏光”等多款整車。

              拼多多百億補貼項目負責人宗輝表示,拼多多后臺有一個比價小組,重大節假日期間,比價小組24小時在線。若是發現某個商品搜索量提升,小組成員會溝通店小二,小二再找到商家共同制定補貼策略。補貼部分由拼多多與商家共同承擔,拼多多占大頭。

              今年京東與往年最大的區別莫過于旗下社交電商平臺京喜的首次參戰。京喜用戶中,超過七成來自3-6線下沉新興市場,其中,來自下沉市場的新用戶占到了京喜整體新用戶的3/4。

              京喜的兩個爆款商品:9.9元電動牙刷、30元暖風機均為京東與國內工廠定制,電動牙刷獲得了高達97%的超高好評,暖風機預計在這個冬天銷量將突破20萬臺。

              總裁下場直播帶貨

              李佳琪、薇婭、李湘……今年,天貓“雙11”淘寶直播的爆發成為品牌最大增長點,超過50%的商家都通過直播獲得新增長。開場僅1小時03分,直播引導的成交就超過去年“雙11”全天;8小時55分,淘寶直播引導成交已破100億。

              在美妝、服飾、食品、家電、汽車等行業,直播都是品牌、商家的標配。沃爾沃等十多個汽車品牌都趕在天貓“雙11”開起了淘寶直播,上千家汽車4S店涌入,2000多名金牌導購都轉型成淘寶主播。而在家裝和消費電子等行業,直播引導的成交同比增長均超過400%。

              今年天貓“雙11”有近百個品牌的總裁、高管親自上陣,進淘寶直播間帶貨,寶潔的副總裁就在直播間里現場與粉絲互動,發放驚喜大禮。

              在天貓“雙11”,還有1.5萬名村播走進田間地頭開播,20多位縣長排隊進直播間吆喝當地特產。僅在預售的十天之內,農民主播們就賣出了超過3萬噸農貨。

              物流訂單突破10億

              來自菜鳥的數據顯示,僅用16小時33分鐘,2019天貓“雙11”物流訂單量破10億,比去年提前6小時45分鐘。從2009年第一年天貓“雙11”的26萬件到2018年的10.42億件,過去10年,天貓“雙11”物流訂單增長4000倍。訂單越來越多,快遞越來越快:2013年,送達1億個包裹需要9天,到2018年只用2.6天。

              預售提前定位買家

              “您的包裹已經到達xx小區,該地址是否可以接收?”11月11日早上8:30,家住北京朝陽的趙先生被一通電話叫醒,而送到的是他“雙十一”凌晨剛剛拍下的護膚品。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國家郵政局預計今年“雙11”全行業處理的郵快件業務量將達到28億件,其中高峰日快件處理量是日常的3倍。

              實際上,包裹并非由消費者下單后才發出,“雙11”“買得多、送得快”背后,是今年“雙11”前,大量預售商品已經提前下沉。菜鳥對北青報記者表示,通過“預售極速達”創新物流玩法,讓預售商品鎖定購買者位置,更多商品在“雙11”前就已經抵達消費者周圍10公里以內。這讓這些訂單近九成都可以當日或次日送達。

              菜鳥裹裹數據顯示,“雙11”當天,全國超200個城市的早晨被快遞員叫醒。菜鳥和合作伙伴的倉庫、轉運中心、快遞網點連夜高速運轉,把“雙11”新鮮出爐的包裹第一時間送達。盡管包裹越來越多,但快遞越來越快,這得益于快遞業和商家供應鏈的數智化升級。

              文/本報記者??張鑫

              花樣買

              狂補貼

              5G手機銷量增長

              iPhone11最低價出現

              隨著5G投入商用,智能手機市場也高潮迭起。來自京東的數據顯示,昨日,華為Mate?30?Pro?5G版15分鐘銷量破萬臺,華為手機1小時成交額同比增長143%,在11月1日當天1分鐘成交額破億。

              拼多多則把iPhone的補貼做到了極致,“雙11”前,拼多多再次調整新款iPhone?11系列手機售價。調整過后,iPhone?11、iPhone?11?Pro和iPhone?11?Pro?Max在平臺上的券后起售價分別為4899元、7399元和8099元,大幅打破全網最低售價的紀錄。

              拼多多數碼3C相關負責人表示,大促期間,除繼續對新款iPhone系列產品加大補貼力度之外,平臺還將華為、小米、OPPO、vivo等品牌的多款熱門機型納入補貼范圍,為每臺手機提供200-500元不等的消費補貼,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

              啥都賣

              網上買車還“包油”

              拼多多五菱宏光售罄

              今年“雙11”,拼多多聯合五菱宏光、上汽名爵、寶沃、觀致、長安等5款“國民車型”,消費者在折扣價的基礎上,還可以獲得首年油費補貼。

              據拼多多后臺數據顯示,“雙11”前7分鐘銷量破800臺,16分鐘破1000臺。截至11日上午9點26分,包括長安CS75、五菱宏光S3、觀致5S、名爵ZS、?寶沃BX5/BX7/BX7TS在內的五款車型全部售罄。商家正從其他平臺調入新庫存。

              根據規則,消費者只要在11月11日零點至24點支付999元定金,并于規定時間到店支付其余車款,即可兌換8000元至10000元加油卡,享受“買車包油”的優惠。“我們仔細測算,普通家庭一年所需油費大約在8000元到10000元之間,這筆‘包油’補貼正好是一年的油費。”拼多多汽車業務總監繡春說。

              一帶多

              空調價格戰正酣

              帶動家電銷售走強

              由格力電器率先發起、美的空調立即跟進的一場空調價格戰,造成“雙11”空調銷量的井噴。根據昨日蘇寧、京東等銷售平臺發布的階段性數據,空調銷售較去年“雙11”明顯上升,而價格戰的主角格力、美的成為最大贏家。

              根據蘇寧易購昨日下午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11日零點至12點,蘇寧易購線上總訂單量同比增長86%。在家電品類中,空調成為最受追捧的品類,尤其是爆款空調單品銷量同比提升了653%。京東家電昨天發布的同期數據也顯示,截至昨日中午12點,京東空調品類的整體成交額已經達到去年“雙11”當天的2倍。

              在空調的帶動下,昨天各平臺的家電銷售都整體走強。截至昨日12點,蘇寧易購的對開門冰箱訂單量同比增長107.8%,洗烘一體機訂單量同比增長61.3%,品質廚電銷售同比增長415%,破壁料理機銷售同比提升超392%。同時,消費者家電以舊換新的熱情也非常高漲。

              文/本報記者?張欽

              撿漏忙

              貨量足同價格

              實體店聯動電商促銷

              北青報記者走訪萬達、長楹天街、朝陽大悅城等商場發現,多家在電商平臺擁有旗艦店的商戶線下聯動線上銷售,一些商家更是打出“線上線下同價”的招牌,讓顧客放心購買。

              “零點搶的第一單就是一家店的羽絨服,還是沒號了,想來店里碰碰運氣,沒想到正好趕上補貨。”顧客董小姐拎著剛剛結完賬的羽絨服表示,“比了一下價格,跟電商的旗艦店一樣,就趕緊下手了。”

              線上線下同步銷售的品牌還有很多。不僅如此,部分沒有線上旗艦店的品牌,也借著“雙11”的機會在實體店打出了5折或“第二件0元”等促銷吸引顧客。“這是今年以來最大力度了。”一家日雜用品店工作人員表示。

              文/本報記者??張鑫

              本組文/本報記者?溫婧(除署名外)

              統籌/余美英

              消費觀

              遇到這些情況怎么辦?

              商家不退定金怎么辦?

              ——“定金不退”屬霸王條款

              今年不少商品實行“預售”,在“雙11”前的近20天均無法直接購買,必須預付定金,在“雙11”當天付尾款。某些平臺還規定了“定金不退”的規則,也就是即使用戶不支付尾款,也無法退回定金。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京師(泉州)律師事務所的丁秋萍律師表示,根據《擔保法》第89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因此,如果商家和消費者約定的是定金,那么消費者后期取消訂單時,商家對于消費者預付定金是可以不退款的,從法律上站得住腳。但實際生活中很多消費者對于定金規則并不知悉也不會打開協議進行閱讀,且平臺和商家往往是處于強勢地位的一方,因此為了避免在促銷活動中存在引誘消費者提前下單的情況,建議商家在涉及定金不退的條款后面補充,如果商家違約,需承擔雙倍返還定金。

              丁秋萍進一步表示,需要提醒商家注意的是,工商行政部門曾在《網絡商品和服務集中促銷活動管理暫行規定》中規定“網絡集中促銷組織者不得采用格式條款設置訂金不退”。而針對商家玩弄“訂金不退”和“定金不退”的文字游戲,國家工商總局網監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將訂金改為定金、提出此定金非彼訂金不予退還的條款,屬于商家打擦邊球,“定金不退”仍屬霸王條款,將依照《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進行查處。因此,在實踐中,若商家如果規定“定金不退”的條款,將可能遭受行政處罰。?文/本報記者??溫婧

              我要退貨,需要理由嗎?

              ——不需要,但7天為限

              收到商品不滿意想退貨怎么辦?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經營者采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費者定做的;(二)鮮活易腐的;(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四)交付的報紙、期刊。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并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消費者通過網絡購買商品,除定做的、鮮活易腐的、在線下載或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交付的報紙期刊幾種特殊情形外,均可以在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

              知假售假,存在欺詐?

              ——可要求三倍賠償

              如遇到商家虛假宣傳怎么辦?收到的商品存在瑕疵怎么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

              如發現網店經營者有知假賣假等涉及欺詐行為,可主張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價款三倍的賠償;當網絡銷售平臺不能提供銷售者或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時,也要承擔賠償責任。

              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可要求十倍賠償

              買到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怎么辦?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五條規定“生產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向生產者、銷售者主張支付價款十倍賠償金或者依照法律規定的其他賠償標準要求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法官提示,在預包裝食品包裝上使用中文標簽是《食品安全法》的強制性要求。購買的進口預包裝食品一定要有中文標簽;要留意核輻射區域生產的商品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對于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行為,消費者向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并不以發生實際損害為前提。

              文/本報記者?朱健勇?通訊員?孔德翰?(除署名外)

            責任編輯:覃肄靈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