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 火災的發生,往往是諸多隱患長期醞釀而成的苦果,對隱患進行實時監測、通過有效預警滿足消防工作“滅早、滅小、滅初期”的目標尤為重要。
?
升哲科技CEO趙武陽在11月9日舉行的“安全即服務”——城市級應急感知網絡服務升級見面會上介紹說,基于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前沿技術的自主研發,以及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服務能力,升哲科技打造了一整套AIoT智慧安全遠程預警服務系統——城市級應急感知網絡服務平臺。
據介紹,升級后的城市級應急感知網絡服務包含從芯片、傳感器、物聯網通信基站等硬件產品到網絡部署實施、云端預警、24小時服務管控中心、線下屬地服務站等一整套的云網端一站式服務。
趙武陽表示,基于遠達10千米的超遠距離通信能力,應急感知網絡能夠突破環境限制,感知城市的每個角落;而針對傳統消防改造布線繁瑣、成本高昂等問題,應急感知網絡基于無源部署、無線傳輸的優勢,讓物聯網傳感設備能夠靈活部署于家庭、社區、醫院、學校等與人們息息相關的場所,有效解決不同場景下消防管控的治理難題。
?
“應急感知網絡強調‘人防’加‘技防’雙重防范,從‘設備感知’到‘場景服務’,實現單維預警到立體化感知、智能化分析決策轉變。其中,從‘感知網絡’到‘大數據分析’到‘應急指揮’,‘技防’構建了立體化應對體系,以場景為中心,建立實時聯動,通過全面多維的數據綜合治理,基于知識圖譜,實現資源、風險、態勢和進度在線,統一智慧調度;‘人防’則是將‘預警感知’提升到‘安全衛士’,通過風險勘查、融合預警、風險提醒等方式,實現向體驗式智慧消防服務的演進。”趙武陽說。
據悉,應急感知網絡系統涵蓋對煙霧、可燃氣體、電氣等多種隱患的監測,通過部署的物聯網傳感設備進行24小時實時監測,整套系統能夠在感知到風險的同時實現“秒級”報警,將信息第一時間“遠程”以電話、短信、平臺等多種形式通知到相關責任人,打破了傳統模式下預警通知的時空限制,實現消防預警的智能化升級,搶占火災救援“黃金三分鐘”;同時,相關數據也將在系統平臺形成大數據積累,為安全治理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數據顯示,截至2019 年10月,升哲科技安全服務平臺已累計實現10余萬次早期火災隱患的成功預警,在全國 130 多座城市實現了規模化應用,同時已覆蓋全球 65 個國家和地區。(肖春芳)
[ 責編:宋雅娟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