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文藝科技大咖齊聚騰云峰會 探討如何在數字世界安然棲居

            2019-11-11 11:45:51     來源:光明網

              光明網訊 11月9日,由騰訊社會研究中心主辦的“2019騰云峰會——在數字世界安然棲居”在北京舉行。38位來自文化藝術與科技領域的學者、專家與近千名觀眾共同對“如何應對技術與變化帶來的焦慮,在新的數字世界安然棲居?”這一主題進行了一場跨界探討。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哲學家周國平、藝術家徐冰、作家畢淑敏、科幻作家郝景芳和建筑設計師青山周平等文化藝術領域的學者,與騰訊量子實驗室負責人張勝譽、騰訊AI Lab & 騰訊Robotics X 實驗室主任張正友、騰訊多媒體實驗室總經理劉杉等騰訊科學家,分別從向善、創造、溫度三個角度展開對話,探討科技賦予文化、藝術和人的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從各自角度分享了在數字時代的觀察與思考。

            文藝科技大咖齊聚騰云峰會 探討如何在數字世界安然棲居  

              (從左至右):科幻作家、芳景科幻工作室創始人郝景芳;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學者、哲學家周國平;騰訊公司科學家、騰訊AI Lab & 騰訊Robotics X 實驗室主任張正友

              在談到對“善”的理解時,哲學家周國平認為,“善就是好的生活”。他表示,從科學技術的角度來說,科學技術怎么帶給人們一種好的生活,這是向善的含義。科技向善要從功用層面、社會層面、倫理層面和精神層面四個方面來理解。

              談到 “科技向善”,王旭東認為,當人的善大于惡的時候,科技一定會向善。所以,科技向善主要還是人的向善。在他看來,數字時代需要樹立共享的理念,要利用數字技術把保護成果、研究成果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它。要讓文物盡快地數字化,建立起實現共享的數據庫平臺、傳播平臺,僅靠文博領域的人是做不到的,這需要合作。

              張正友則秉承“科技有道,擇善而行”的理念,相信人類有足夠智慧解決新技術帶來的負面影響,短時間內人工智能不會發展到具有毀滅人類的能力,在未來即使有了這樣的能力,人類也有智慧控制。

              郝景芳認為科技、藝術和文化,都是推動人類歷史走到今天不可或缺的力量,而科學人文、藝術歸根到底應該是人性,人們內心深處天然就渴望真善美的合一,現實生活中也不應把科技、人文、藝術分得那么開。“今天的科技,就是未來的文化。人類應該努力縮小不同人群的認知差距,讓科技帶來的美好生活被所有人共享。”

            文藝科技大咖齊聚騰云峰會 探討如何在數字世界安然棲居  

              (從左到右):數字藝術中國創始人王泊喬;國際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徐冰;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藝術+科技方向教授、某集體交互媒體創始人費俊;騰訊公司科學家、騰訊多媒體實驗室總經理劉杉

              對于科技與藝術,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徐冰表示,數字科技帶來的未來世界,會是一枚雙刃劍:“人類總想著造出機器人來代替自己,但人類一定是在造出機器人之前,先把自己弄成AI人與自然人合體的“怪物”。眼看著壽命增長的目標有可能了,一旦這天來臨,我們現在所討論的文明問題、知識、價值觀,幾乎一切都需要推倒重來。”

              在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費俊看來,在數字世界安然棲居最好的方法就是學會和焦慮一起棲居,“我們要學會去使用這個焦慮,甚至控制自己的焦慮,接受它。藝術工作者要去接受或者去學習三種轉變:第一個是工作場域的轉變,虛擬空間和現實空間消失邊界融合在一起,構建成一種我稱之為新興的叫混合空間。”

            文藝科技大咖齊聚騰云峰會 探討如何在數字世界安然棲居

              (從左到右):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作家、心理學家畢淑敏;建筑設計師青山周平;騰訊公司科學家、騰訊量子實驗室負責人張勝譽

              心理學家畢淑敏也提醒技術對于文化的理解是否準確,要有警惕。所以,在數字世界安然棲居,要首先確定數字世界并不是整個的世界,在數字世界以外,永遠有一個真實的世界。安然應該是安全、是安寧,這個然是自然、是天然。“說到底,幸福是靈魂的成就,而絕非其它。”

              當天峰會還通過“電視直播論壇:數字新青年”、“漢字之法:中國文字、書寫、書法傳統的嬗變與境遇”、“科技大爆炸:AI如何向善?”、“人類的情感連接:基于社群所推出的藝術公益”四場論壇,探討數字青年、漢字文化、人工智能與科技向善和藝術公益等主題,助力人們在數字時代安然棲息,展示文化和藝術在數字時代的發展以及人們為了美好未來所付出的行動。

              此外,峰會還發布了《數字新青年研究報告》,報告從傳統文化與數字時代年輕人的關系角度切入,深入剖析了數字新青年的特征和數字化生活方式。報告指出,伴隨互聯網產業興起和發展而成長起來的一代,借助于傳統文化與數字技術的融合,正在塑造更加豐富的數字生活和獨特的文化感知。(肖春芳)

            [ 責編:宋雅娟 ]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