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來的1種豆胚到現在的21種豆胚、38個系列產品,湖南省瀏陽市兩型產業園內的彭記軒食品企業,深切體會到科技創新帶來的活力。“我們原來就是一家普通的豆制品生產企業,近年來由于產品單一,市場始終不能做大。多虧了園區牽線搭橋,讓我們和湖南農大食品科研院開展技術合作,一些新產品在市場上很有競爭力。”這家企業的負責人感慨地說。
作為全國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湖南省首家特色食品產業園,瀏陽市兩型產業園近年來聚焦食品產業發展,通過完善技術創新體系、搭建產學研平臺、完善政策扶持引導等,有效激發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一大批食品企業率先收獲創新“紅利”,推動了食品產業提質增效。
針對園區內食品企業科技含量不高、產品易被市場淘汰等問題,瀏陽兩型產業園突出在產學研一體化上精準發力,依托各科研院所,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平臺,推動企業品牌建設。
不僅如此,園區還利用技術創新平臺,引進建成一家具有國家級實驗室資質的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全力為企業生產保駕護航。他們還設立院校工作站9個、實驗室7個、就業基地12個,建成36萬平方米的食安產業中心,先后吸引了400多名食品專業頂尖人才在園從業,60多個科研成果在園區轉化應用。
與此同時,園區研究出臺了多項扶持政策,加強對企業在設備投入、技術改造上的補助,有效激活了企業創新動能。飄香食品公司與江南食品學院、湖南工程學院開展技術合作以來,率先投入經費1000多萬元,自主研發了全自動專業炒貨設備生產線,原來100人的生產車間變成了20人生產,產能也提升了40%。在飄香公司的帶動下,其他食品企業紛紛轉變方式,加快向機械化、智能化生產方向發展。
目前,園區有16家高新技術企業,開發應用新技術146項,研究新產品上千種,申報專利500多件,90%的食品企業與科研院校建立了長期技術合作關系,打造了一批知名特色產品。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11日 19 版)
(責編:曹昆、呂騫)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