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食品價格拉動CPI增長并非通脹來臨

            2019-11-11 09:10:45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北京青年報

              食品價格拉動CPI增長并非通脹來臨

              作者:張敬偉

              據新華社報道,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3.8%。構成CPI的8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同比七漲一降。因為CPI已經兩月處于“3區間”,9月份漲幅3%,10月份較9月份擴大0.8個百分點,按照經濟學常識,這樣的CPI增幅似乎預示著通脹時代的來臨,然而經濟學分析不能僅靠數據,還要看市場情境和民生感受。第三季度以來,豬肉價格上漲為CPI貢獻良多,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01.3%,影響CPI上漲約2.43個百分點,占CPI同比總漲幅的近三分之二。

              CPI連續兩月處于“3區間”,是豬肉價格“惹的禍”?雖然不完全正確,但也基本符合事實。由豬肉價格引起的市場連鎖反應和價格傳導,對CPI產生了影響。如果豬肉價格降下來,CPI增幅也會降下來。故而看CPI連續兩月“3區間”有兩重意思:一是不能憑此就認定通脹來臨,二是豬肉價格穩不下來或引發市場風險。

              好消息是,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19年第44周(10月28日至11月1日),16省(直轄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總指數的周平均值為每公斤52.93元,環比跌0.9%,這是今年8月份以來,首次出現環比下跌。隨著元旦、春節“雙節”來臨,增加豬肉市場供給,確保豬肉價格穩定,已經成為全局性的民生菜籃子工程。

              一定要讓公眾明白這輪豬肉價格高企的原因。無論是豬肉還是其他商品,價格波動都具有周期性——市場供需平衡,商品價格就平穩;市場供給失衡,商品價格則會發生漲跌變化。很顯然,本輪豬肉價格上漲周期,是因豬肉供給減少所致,這符合市場規律。至于豬肉供給不足的原因,是由于非洲豬瘟帶來的存欄量減少,要恢復供給需要一段時間。而且,如果沒有政策導向下的保障措施,如對養豬戶實施補貼、資金支持和保險托底,單靠市場“看不見的手”調節,生豬和豬肉市場難以走出市場漲跌的怪圈。

              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有20多個省份出臺了支持生豬生產政策。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口豬肉132.6萬噸,同比增加43.6%;進口牛肉113.2萬噸,同比增加53.4%。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豬肉價格的攀升,固然提升了中國家庭的菜籃子成本,但也擴大了從其他國家的豬肉進口,客觀上平衡了全球貿易,為出口國和全球貿易做出了貢獻。這也意味著,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密切相連且利益攸關,這也是市場辯證法。

              市場有周期,價格有波動。本輪豬肉價格高企帶來的CPI連續兩月進入“3區間”,具有階段性、周期性和季節性特點。隨著豬肉供給的增加,豬肉價格也將企穩,受到傳導的其他食品價格也會回穩。因此,市場不必擔憂消費品價格的長期上漲。簡言之,這不是通脹來臨,而是暫時的市場擾動。

            責任編輯:阮璐陽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